Page:永樂大典17085.pdf/12

此页尚未校对


則亦非至當之論也。要當揆量事體。别立昧稱。若曰皇伯叔父某國大王。而使其子孫襲爵奉祀。則於大統無嫌貳之失。而在所生亦極尊要之道

矣。然禮謂為人後者為其父母云者。猶以父母稱之何也。曰既為人後。則所生之欠母者今為伯叔父母矣。然直曰伯叔父母。則無以引於諸伯叔

父母。而見其為所生之父母。故其立文不得不爾。非謂既為人後而猶得以父母名其所生之父母也。集覧。齊裏。齊。音資。衰。倉回反。杜預曰。衰在

胷前衣。長六寸。慱四寸。其服三年。齊緝也。衣震冠制並如斬衰。但用次等麄生布。綆緝其旁及下際皆齊省曰齊衰。不杖期。杖期不杖朞服制與齊衰

用。但用又次等麄生布。記問䘮篇。杖者。何也。曰為父笡杖。苴杖。竹也。為母削杖。削秋。桐也。秋者以何為也。田孝子䘮親。羅泣無數。身病體羸。以杖

秋病也。則父在不致杖矣。以尊者在故也。西漢會要京師自髙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廟。又園中各有寢。使殿。日祭於寢。月

祭於廟。時祭於便殿。寢日四上食。廟歲二十五祠。如淳曰。月祭朔望。加臈為二十五。晉灼日。漢儀注。宗廟一歲十二祠。五月嘗奉。六月七月三伏。立

秋謳妾。又嘗菜。八月先夕饋飱。皆一太牢。耐祭用九大牢。十月嘗稻。又飲葵。二大牢。十一月嘗。十二月臘。二大牢。又每月一大牢。如閏加一祀。典此

上十二為二十五祠師古曰。晋說是也。便殿歲四祠。又月一游衣冠。而昭靈后。武哀王。昭哀后。孝文太后。孝昭太后。衛思后。戾太子戾后。各有寢園。

與諸帝合凡三十所。一歲祠上食二萬四千四百五十五。用衛士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樂人萬二千一百四十七人。養犠牲卒不在數中。

韋元成傳。元帝永光五年。毁太上皇孝惠皇帝寢園廟。時韋元成為丞相。奏罷太上皇寢廟園。平當上書言。臣聞。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三

十年之間。道德和洽。制禮興樂。災害不生。禍亂不作。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然風俗未和。陰陽末調。災害數見。

意者大本有不立與。何德化休證不應之大也。禍福不虚。必有國而至者焉。冝深迹其道。而務脩其本。昔者帝堯南面而治。先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而化及萬國。孝經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奠大於孝。孝奠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夫孝子善述人之志。周公既成文武之

業。而制作禮樂。修嚴父配天之事。知文王不欲以子臨父。故推而序之。上極於后稷而以配天。此聖人之德亡以加於孝也。髙皇帝聖德受命有天

下尊太上皇。猶周文武之追王大王王季也。此漢之始祖。後嗣所宜尊奉以廣盛德。孝之至也。書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傳於亡窮。上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