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9791.pdf/18

此页尚未校对


繡冕之章三。衣繪粉。米。裳繡黼黻。元冕衣無章。裳刺黻。其爵弁。則緇衣纁裳從之。詳定議註所言。按周以上祭服。無劔而有履。胡周官司服之職。悉

不著劔自祭。及西漢艱危用武之時。朝祭服皆佩劔。東漢大祭祀。玉佩絇屨以行事。惟朝尚佩劔。晉制服劔以木代之。謂之班劔。東齊謂之象劔。今

冬正大朝會。若服三代之冕服。而用三代之禮。則去劔可也。若服秦漢之服。而用秦漢之禮。存劔可也。然文武異客。佩劔之制。不當施於朝事。又

周禮以不脫屨為恭。以脫屨為相親。今冬正朝會。若用周禮則服當無劔。若襲秦漢之故。又恐佩劔而趨朝。脫屨而示恭。與三代禮意不合。其冬正

朝會。乞約用周禮。不服劔。不脫屨舃。從之。而禮文所亦言。儀禮尸坐不脫屨。鄭氏以為侍神不敢惰。又古者朝服不佩劔。始加之後。漢祭服亦不佩

劔。劔者。武備。服以事神。於義無取。今祭祀用三代冕服。而加以秦劔。尤為失禮。扵是又去景靈宫。太廟。南郊。儀註。及熈寧祀儀内。觧劔脫舃履之節。

又言古者諸侯及群臣助祭。本執玉帛羔雁之義。故雖冕服。但當執笏。玉藻曰。見扵天子與射。無說笏入太廟。說笏非古也。說者以為太廟之中。唯

君當事說笏。非是請群臣冕服。助祭執笏。當事則搢笏。其陪位官。亦合冕服執笏。從之。政和五禮新儀大觀二年五月十日。尚書省劄子。宣德郎試

起居舍人。充議禮局檢討官。俞㮚劄子。臣聞時異事異。古今不同。然制度不可不循古者。祭服是也。且玄以象道。纁以象事。故凡冕皆玄衣纁裳。今太

常寺祭服。則衣色青矣。前三幅以象陽。後四幅以象陰。故裳制不相連屬。今之裳則為六幅。而不殊矣。冕玄表而朱襄。今乃青羅為覆。以金銀飾之。

佩用綬以貫玉。今既有玉佩矣。又有錦綬。以銀銅二鐶飾之。以至宗彛。宗廟之彛也。乃為虎蜼之状。而不作虎彛。蜼彛粉米。散利以養人也。乃分為

二章。而以五色圖花為藉。其餘不合古者甚多。盖後世諸儒。論議失直。故沿襲至今。未之改作。恭惟陛下。天縱聦明。灼見妙理。建官設屬。俾討論禮

制。而臣愚以謂禮莫重扵祭。祭服所以事神者也。又安可以不正哉。臣欲乞降下禮局。俾博考古制。畫太常寺及古者祭服樣二本進呈。至於損益

裁成伏乞斷自聖學取進止大觀二年五月初九日奉御筆先王有祭服朝服燕服之異。禮廢乆矣。制度沿襲。悉不如古。因時制冝。可以義起。衣服

制度。方在所議。可依所奏。令議禮局詳議以聞。 本局劄子。臣等竊以國家祈報社稷。崇奉先聖。上自京師。下達郡邑。以春秋上丁社日行事。然太

社太學獻官。祀禮以法服。至扵郡邑。則用常服。豈非因習日乆。而未知所以建明歟。仰惟陛下。若稽前王。紹述先志。百度修明。禮樂備舉。太平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