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9791.pdf/26

此页尚未校对


并禮院檢討名件制度改正。務合先王禮意。遼史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唐收。殷哻。周弁。以朝。冠端以居。所以别尊卑。辨儀物也。

厥後唐以冕冠青衣為祭服。通天絳袍為朝服。平巾幘袍襴為常服。大同元年正月朔。太宗皇帝入晉。備法駕受文武百官賀于汴京崇元殿。自是

日以為常。是年北歸。唐晉文物。遼則用之。左右采訂摭其常用者存諸篇。祭服終遼之世。郊丘不建。大裘冕服不書。衮冕祭祀宗廟。遣上將出征

飲至踐阼加元服。納后若元日受朝則服之。金飾垂白珠十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黈纊充耳。玉簮導。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龍。華

蟲。火。山。宗𢑱。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領為升龍。織成文各為六等。龍山以下。每章一行。行十二。白紗中單。黼領青褾襈𥚑。黻。革帶。大帶。劔。祭服。

遼國以祭山為大禮。服飾尤盛。 大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紅帶懸魚。三山紅垂。飾犀玉刀錯。絡縫烏鞾。小祀皇帝硬帽。紅克絲龜文袍。皇后

戴紅帕服。絡縫紅袍。縣玉佩。雙同心帕。絡縫烏鞾。金史與服志 臣下祭服。其用青衣朱裳。白襪朱履。祭服。皇統七年。太常寺言。太廟戊後。奉安

神主。祫享行禮。凡行事執事助祭陪位官。准古典當服衮冕九章。畫降龍。隨品各有等差。通典云。虞夏殷並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於衣。

宗𢑱。藻。火。粉。米。黼黻。絺繡於裳。周升三辰於旗。登龍於山。登火於宗𢑱。作九章之服。山龍華蟲火宗𢑱繪於衣。藻粉米黼黻繡於裳。公之服自衮冕

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又後魏帝服衮冕。興祭者皆朝服。又開元禮。一品服九章。又五禮新儀。正一品服。九旒冕。犀簮青

衣畫降龍。今汴京舊禮直官言。自宣和二年已後。一品祭服。七旒冕。大袖無龍。唐雖服九章服。當時司禮少常伯孫茂道言。諸臣之章雖殊。然飾龍

名衮。尊卑相亂。請三公服鷩冕八章為冝。臣等竊謂歷代衣服之制不同。若從後魏。則止服朝服。或用宋服。則為七章。若遵唐九章。則有飾龍名衮。

尊卑相亂之議。尚書省乃奏。用後魏故事。止用燕京大册禮時。所服朝服以祭。大定三年八月。詔遵皇統制。攝官則朝服。散官則公服。以皇太子為

亞獻。服衮冕。十四年用唐制。若祭遇兩雪。則服常服。謂今之公服也。泰和元年八月禮官言。祭服所以接神。朝服所以事君。雖歷代損益不同。然未

嘗不有分别。是以衮冕十二旒。玄衣纁裳。備十二章。天子之祭服也。通天冠。絳紗袍。紅羅裳。天子之視朝服也。臣下之服。則用青衣朱裳以祭。朱衣

朱裳以朝。國朝惟天子備衮冕。通天冠。二等之服。今群臣但有朝服。而祭服尚闕。每有祀事。但以朝服從事。實於典禮未當。請依漢唐故事。祭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