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20648.pdf/16

此页尚未校对


萬物雖殊而其情可類。所謂一以貫之者。若捨之而作易。其道無由也。此一叚亦可取。 王昭素離易與天地凖。合精氣爲物。通爲一章。至君

子之道鮮矣。胡翼之則至皷萬物不與聖人同憂。晁以道斷一陰一陽之謂道。至君子之道鮮矣。 余克忠正甫記嘗見方亨嘉說穆伯長之

孫云。伯長有易書。易道不傳。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復晦。又云天地萬物。理有未明。觀於卦脉。理則昭然。又六子即是乾坤破體。又畫卦取

象本爲時物。見於日用。無所不合。此麻衣道者易說也。 又周易何以止於有孚失是一句乎。曰春秋言人事之書。凡二百四十二年。而止於

西狩獲麟。蓋以天道終也。易言天道之書。凡三百八十四爻。而止於有孚失。是蓋以人事終也。王通曰。春秋天道終乎。司馬遷曰。易本𨼆以之

顯。夫二子者。其知制作之㫖者歟。易是衆聖人之作。有子曰者孔氏言也。孝宣帝立大小夏侯尚書。後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復置顔氏嚴氏

大小戴禮。博士注謂嚴彭祖顔安樂。章建初四年詔陸登讀易三年。不曉文義。 晁子止曰。列禦寇謂氣爲易。而不及乎陰陽。王通謂人爲易。

而不及乎天地。皆一偏之論。 郭子和易書。其所長所見盡見之。吕伯恭易音訓。只是吕氏文字。朱元晦本義掃支離則有功。廢衆論則過矣。

程可乆解易抑末矣。盡變不失時易道也。賛易與體易珠異。 易無所不備。垂世明道之書也。書出治以紀變。詩治效之著於人心不自已之

書。禮教人爲學。春秋懼王道之散。易自前以及於後。春秋由後以及於前。周官一書爲成王作也。周公輔文武。文武用周公。何待於書爲。 吕

麗澤說易。多疑程而少質。朱晦庵說易。多祖邵而少通。 伊川所解易。未足以盡易。亦足以盡見其學也。 程正叔解易云。位極而無逼上之

嫌。勢重而無專强之過。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也。其次如唐之郭子儀。威震主而主不疑。亦由中有誠孚而䖏無甚失也。非明哲能如是乎。 張

平子欲繼孔子易說彖象殘缺者。竟不能就。則易亦未爲全書。 希夷消息麻衣易云。山自天之二而墜。似乎未有人言及此。當更詳究諸家

之說。 宣武集諸名勝講易日說一卦。簡文欲聽聞此便還。曰義自當有難易。其以一卦爲限耶。俞文豹吹劍録孔子曰。加我數年。五十而學

易。可以無大過矣。蓋學到則理到。年長則識長。史蓮峯先生家集三易之書。名之所命。必有其義。書之所作。必因乎人。卦之所次。數之所占。孰

同而孰異。取而爲卜筮者。孰當而孰否。其推明之。甚矣道之難明也。聞道者多而知道者少。語道者衆而味道者希。其弊蓋起於世之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