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20648.pdf/17

此页尚未校对


措意太過。立言太髙。而不能知道之深。味道之切。是以道日逺人。而人亦以道爲清虛無用之物。舉而措之莊老之間。是不知道可以一言而

盡。孔子曰。天之將䘮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䘮斯文也。匡人其如子何。此言道也。非言文也。語道至是。則道之興亡。非天

而何。苟天下幸。而聖人百度修明。庶政和穆。則是道也。應入於刑。名度數之間。而爲禮樂刑政之化。天下不幸。庸君暗世。則是道也。亦將自晦

於無用之地。歷古而來。聖聖相承。雖所尚之不同。所爲之各異。而區區所傳亘千古。歷萬變。亦無非是道而已矣。故董仲舒曰。道之夫原出於

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三聖相承而守一道。故繫辭亦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噐。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

下之民謂之事業。故古之聖人所以體道之妙。用道之實。其示天下也。雖有可見之迹。而實運於不可見之心。雖有可知之事。而實藏於不可

知之用。其舉而爲事業。則可知而可見者。常載於詩書。其化而裁通而變。不可見而不可知者。獨傳於三易。則易之書。實天之所畀。道之所在。

豈可輕議之耶。昔伏羲之作。造於太古之初。其聖神之妙。仰觀俯察。可以劃卦矣。然而未敢以自爲也。及龍負圖而出於河。龜負書而出於

洛。乃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文王當明夷之時。羑里之難。險阻艱難。備嘗知矣。重爻之意。亦未敢以自擅也。及鳳凰之至。乃

始精六十四卦而重之。仲尼值晚周之衰。負天縱之將聖。以。好學之不倦。亦可奮然而興易道矣。然亦未敢自專也。亦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

乎。逮夫五十以學易。且韋編三絶。豈非是書也。天之所畀。道之所在。而聖人亦不敢以輕議者耶。向使鳳鳥不至。而河不出圖。是數聖人者亦

泯然而已矣。奈何聖人慮患之心。思天下後世之切。至以謂吾而不言千百載之後。吾之所謂妙用者蔑而不傳。則道亦後而喪矣。是以伏羲

神農黄帝則有三墳焉。夏商周則有三易焉。三墳亦三易也。三易亦三墳也。其妙道一也。是皆聖人不可易不可知之事存乎其間。蓋是書也。

亦幸而出於三皇之時。而顯於三代之際。亦不幸而罹春秋更戰國。遭秦歷漢。泯没於千百載之後。遂使腐儒曲學。得以肆其臆說妄儀。上古

遂以爲無用之具。雖或取信於一時。然亦不過目之爲卜筮之書。大抵。其說不過有四。以謂春秋之說。左史𠋣相能讀三墳五典。楚子指以視

子革以能讀古書。春秋之至今幾千百年矣。時之乆逺。此其所以致疑者一也。歷古而來。典籍之厄不可勝數矣。風雨之霑霈。水火之沉燼。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