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22572.pdf/11

此页尚未校对


波羅蜜故。名為攝取。一切諸乘㫁諸有故。名無有有。因八道故。得名為安。具定慧翼。所徃無礙。調諸根故。名大神通。修正勤故。能見一切諸佛世界。

修念處故。逺離惡法。親近善法。修七覺分。逺離一切諸煩惱結。無為無漏。無勝無上。無能見頂。無能知者。無有遮障。無有聴聞。無入出處。大衆大堂。

一味不作。不作數量。平等無二。得大名稱。十方無礙。一切人天之所恭敬。成就無量無邉功德。永㫁一切慳悋破戒害心。懈怠亂心無明。能令衆生。

獲得多聞。為作安樂。㫁一切苦。令作善業。佛智。無礙智。無上智。平等智。一切智。是名大乘。說是法時。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既發

心已。復作是言。若有衆生。能發如是大乘心者。即得無量菩法利益。尒時寳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不令衆生。疾得大乘。佛告寳女。有三十二事。

以是因縁。為作障礙。何等三十二。一者樂聲聞乘。二者樂縁覺乘。三者樂釋身故。四者樂梵身故。五者。樂為世樂受持禁戒。六者樂修一善。七者常

懷嫉妬。八者多財貪者慳悋。九者不樂勸化衆生。令修善法。十者心憍慢故。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十二者畏菩提心故。十三者於一法中生著心

故。十四者不善思惟故。十五者不能親近師長和上善知識故。十六者。誹謗餘部故。十七者不能淨於身口意業故。十八者不能護持無上法故。十

九者得少法味。悋不說故。二十者少解法義。生大慢故。二十一者逺離四攝故。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師同學故。二十三者不樂念於六波羅蜜故。

二十四者。逺離三聚故。二十五者不發願故。二十六者少善根故。二十七者倒解義故。二十八者不歎三寳故。二十九者誹謗大乘菩提事故。三十

者自不解義。誹他說故。三十一者不覺了知諸魔事故。三十二者樂生死故。是名三十二事。障礙大乘。不令衆生。疾得大乘。寳女。如是障礙。其事無

量。我於今者。但略說耳。大乘所有功德無量。障礙之事。亦復如是。亦如𣵀槃功德無量。障礙之事。亦復無量。如生死過無量無邉。即是大乘之障礙

也。寳女。若有人能逺離如是無量惡法。當知是人。即得大乘。寳女。若有菩薩能得淨心。是人即能獲得大乘。世尊。衆生云何速得成就。無上大乘。寳

女有三十二事。衆生修習。能速得之。何等三十二。一者衆生不請。而往親附。二者見他福德。不生妬心。三者至心修習。無量善根。四者營他事業。不。

生愁惱。五者其心不濁。身口意淨。六者不為利養。改四威儀。七者如說而住。八者於諸衆生。其心清淨。九者終不放捨菩提之心。十者清淨莊嚴。檀

波羅蜜。十一者清淨尸波羅蜜。憐愍毁禁故。十二者淨忍波羅蜜。不惜身命故。十三者淨精進波羅蜜。得十力無畏故。十四者淨禪波羅蜜。逺離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