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pdf/4

此页尚未校对
编号 类别 分类号 名称 年代 地点 简介 保护范围


6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3 无尘塔 仙游县凤山乡凤顶村 仿木楼阁式,八角形空心三层石塔,塔高14.22米,底层平面直径6.45米,塔顶和底座雕有粗瓣莲花叶瓣,底层下部八面分别有浮雕走龙舞狮等古代纹饰,正门两侧塔墙上嵌着带剑武士浮雕。各层的八个角墙均安有瓜棱形角柱,承托额枋。整座塔结构独特古朴,造型美观,艺术精湛。
附属文物:九座寺大雄宝殿前两座宋代石经幢。各五层,六角楼阁式结构,底座边长0.84米,通高6.14米,各层的六个面都雕有一尊石佛像,每座经幢各30尊,须弥座上雕有覆莲瓣和护法神,六角配竹节形石柱,造型庄重大方。
以塔为中心,周围100米。
7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4 五塔岩石塔 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 五塔岩,原名灵水岩,又称龙水寺,因寺前建有五座塔,改称五塔岩。
石塔建于宋代,位于五塔寺前摩崖之上,五座塔一字排开,均为石构球形塔,各塔之间距离2米,高6米许,基座四边形,边长1.2米,塔分三层,一层六角形,二、三层为球形,一层为浮雕,三层雕佛像。塔刹为相轮及葫芦状。
岩寺四周有宋、元、明石刻数方。
东至雷公石金姑灶头,
西至定光佛后山尖尾,
南至尖狮头山尖尾,
北至关刀石杨文广寨。
8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5 报恩寺塔 莆田市城厢区东岩山 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年),明代局部依宋制重修。八角形仿楼阁式,石构空心三层,高约20米,第一层塔门两旁浮雕的金刚力士、须弥座束腰上浮雕的37只狮子等保留有隋唐造型风格。塔室墙薄,体现了宋代先进的建塔技术。 东至报恩教寺山门40.5米,西至大士殿后墙14.5米,南至寺西墙10.1米,北至寺北墙10.1米。
9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6 普光塔 连江县东岱镇云居山 又名云居塔,元至正十年(1350年)建,花岗石砌造,仿木楼阁式结构,二层八角空心平顶,通高9.5米。塔身一层四面开门,侧四面各嵌刻一尊武士浮雕,威武雄姿;第二层正门上方挂有竖碑,碑文正书阳字,正中为“普光塔”,上款“大元至正十年庚寅冬佛迦日主缘,比丘六丰、福荣立”,下款“永贵里东岱信女传云,清河里陈妙容共财造”,为我省少见的有款识的元代石塔。 塔身周围30米以内。
10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7 宝山寺大殿 顺昌县大干乡宝山峰巅 宝山寺占地面积362.5平方米,大殿和围墙保持元代原貌。
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五间,东西宽15.5米,进深四间,南北长12米,高5.59米,台基、地板、梁架、屋顶全部采用花岗岩建筑材料,仿木构造,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大殿脊檩书有“维大元至正二十三年(注:1363年)癸卯岁七月末良日卯时募众鼎建祝”铭文,经考察确定为元代建筑,其建筑全省罕见,是石构建筑中的珍品
四至围墙向外延伸10米。
11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8 汀州文庙 长江县汀州镇兆征路20号 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明、清、民国均有修葺。该建筑座北朝南,由棂星门、拱桥、泮池、大成门、中斋、东西庑、大成殿等组成,占地面积25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
大成殿主要木构架为明代。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结构,柱网布局规整。明间正中为方形藻井,采用出跳三层如意斗拱承托,次间为三扇井口天花,彩绘龙凤、花卉,明间大额坊为砍制月梁形做法,用材较大。
东至县委、县府信访局及县府车府,西至兆征路20号、仓下路55—59号,南至兆征路,北至县人大门前通道。
12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9 正顺庙 三明市列西街1号 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为祭祀宋谢祐将军而建,历代均有修葺。现范围包括山门、正顺庙、荣先祠等,总建筑面积1352平方米,正顺庙平面呈长方形,布局近似四合院,建筑面积534平方米,主庙面阔七间约21米,进深约25米,抬梁穿斗棍合木构架。现存主要木构架为明代之物,斗拱、柁墩、雀替、丁字拱等构件颇具地方特色,是三明市区现存年代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 以各墙角为基点,东28米,西6米,南50米,北4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