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127

此页尚未校对

卧位,以便于口涎流出,防止吸入气管,必要时减量或换药;⑤泌乳素水平升高。以利培酮、氨磺必利和帕利哌酮多见。可根据病情,药物减量、换用其他药物或联合低剂量阿立哌唑;⑥代谢综合征。包括体重增加、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以氯氮平和奥氮平多见。不少体重增加患者食欲增加,建议患者适当节制饮食,酌情增加活动;⑦心电图改变。根据患者情况监测心电图,尤其是高剂量齐拉西酮和氨磺必利治疗时其他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⑧其他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可出现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故应尽量避免联合大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诱发癫痫发作和血液系统改变,以高剂量氯氮平多见,应掌握氯氮平治疗的适应证,治疗中应进行监测。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是药物治疗重要的辅助治疗策略。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认知矫正治疗、家庭治疗、社交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治疗等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技术。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针对患者个体的特征帮助患者提高社会功能和回归社会。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抽搐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于伴有紧张综合征、严重兴奋躁动、冲动行为、自杀企图、严重拒食的患者,可首选电抽搐治疗。rTMS可尝试用于增效治疗顽固性幻听和阴性症状。

六、疾病管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脑病,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策略是全病程治疗和管理,治疗目标是功能康复,使患者回归到病前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应进行全病程疾病管理:①一经诊断,就应确定患者心理社会康复的目标;②建立积极信任的医患联盟,使患者和家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