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15

本页已校对

舒缓治疗、香氛治疗、认可疗法、认知刺激治疗等多种形式。面向照料者的支持性干预同等重要。制定和实施非药物干预技术时尤其应注意个体化特点。

(四)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

1.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控制严重的幻觉、妄想和兴奋冲动症状。抗精神病药使用应遵循“小剂量起始,根据治疗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缓慢增量,症状控制后缓慢减量至停药”的原则使用。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参考剂量见表1-1)。对于高龄(通常为85岁以上)老人,可选择表1-1推荐剂量的1/2作为起始剂量。

表1-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行为症状的推荐起始剂量与维持剂量
药物名称 起始剂量(mg/d) 最大剂量(mg/d) 其他说明
利培酮 0.25~0.50 2 分1~2次给药
奥氮平 1.25~2.50 10 分1~2次给药
喹硫平 12.5 200 分1~3次给药

2.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抑郁、轻度激越和焦虑。常用的药物如曲唑酮(25~100 mg)、舍曲林(25~100 mg)、西酞普兰(10~20 mg,要注意QTc间期)、米氮平(7.5~30 mg)等。

3.心境稳定剂:可缓解冲动和激越行为等症状。常用药物如丙戊酸钠(250~1000 mg)。

六、疾病管理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总体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在逐渐延长。阿尔茨海默病的长程管理,既需要专科医生(精神科/神经科)的指导,也需要老年科医生的支持,更需要社区卫生人员、长期照护机构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阿尔茨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