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166

本页已校对

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防止复燃及复发,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抑郁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倡导基于评估的全病程治疗。治疗阶段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表5-4)。

表5-4 抑郁障碍的全病程治疗
治疗分期 治疗周期 目标和要点
急性期 6周~12周 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尽量促进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巩固期 4个月~9个月 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强调治疗方案、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保持不变,以预防复燃,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维持期 至少2~3年,多次复发或有明显残留症状者应长期治疗。 持续、规范的治疗能有效降低抑郁障碍的复燃复发率。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复原治疗。

使用“5R”标准评估抑郁障碍治疗及预后:

1.有效(response,R):抑郁障碍症状减轻,HAMD-17或者MARDS减分率达到50%或以上。

2.临床治愈(remission,R):抑郁障碍症状完全消失大于2周,小于6个月,HAMD-17≤7或者MARDS≤10。

3.痊愈(recovery,R):指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且社会功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