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172

本页已校对

在考虑难治性抑郁前,应充分评估两方面因素:

(1)患者因素:病史报告准确性、伴随症状、疾病特征、共患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治疗依从性、社会心理因素。

(2)医疗因素:病史采集全面性、诊断准确性、治疗合理性、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标准、其他干扰因素。

2.难治性抑郁的治疗

难治性抑郁通过强化初始治疗、更换治疗、联合治疗等方式来改善疗效(表5-5)。

表5-5 难治性抑郁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具体方法描述
强化初始治疗 提高药物剂量至上限
延长药物治疗时间4周~8周
调整心理治疗频率、类型
更换治疗 换用相同作用机制/不同作用机制的非MAOI类抗抑郁药
充分清洗后换用RIMA
换用物理治疗
换用心理治疗
联合治疗 联合非MAOI、且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
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联合锂盐
联合甲状腺素
联合丁螺环酮
联合镇静催眠药物(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
联合抗惊厥药、ω-3脂肪酸、叶酸、精神兴奋剂
联合心理治疗
联合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