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173

本页已校对

(四)特定人群的治疗

1.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

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治疗应坚持抗抑郁药与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

心理治疗适合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规范、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心理治疗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有效,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也有一定疗效。轻度抑郁障碍患者如果进行6周~12周心理治疗后抑郁症状无明显改善,通常提示需合并抗抑郁药。

目前还没有一种抗抑郁药对儿童和青少年绝对安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氟西汀可用于治疗8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障碍。但目前在我国没有获批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抗抑郁药,使用前需充分告知监护人用药的获益与风险,权衡利弊,做出决策。

抗抑郁药与未满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相关行为(自杀企图和自杀想法)及敌对行为(攻击、对抗行为和发怒)可能有关,但使用抗抑郁药的潜在获益超过自杀行为相关的风险。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以减少上述风险。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自杀及冲动征兆。

MECT对于威胁生命或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抑郁障碍可能有效,但不宜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MECT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尚不清楚。

2.女性抑郁障碍

女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男性的1.5~2倍。由于神经内分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女性的发病率自青春期开始升高,持续到生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