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181

此页尚未校对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即素质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一)素质因素

焦虑性人格特征和童年经历通常被认为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素质因素,而遗传因素的具体作用并不清楚。

(二)诱发因素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生常与生活应激事件相关,特别是有威胁性的事件,如人际关系问题、躯体疾病以及工作问题。

(三)维持因素

生活应激事件的持续存在可以导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慢性化。同时,认知特点,如“非黑即白”、“灾难化”等也可以使症状顽固化。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两个方面。

1.精神症状:主要是以持续、泛化、过度的担忧为特征。这种担忧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周围环境,或对负性事件的过度担忧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如过度担心自己或亲人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地担心工作出现差错等。

2.躯体症状:主要是运动性紧张和自主神经活动亢进。运动性紧张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宁、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等;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可以涉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口干、过度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