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182

此页尚未校对

肠蠕动增多或减少)、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吸气困难、过度呼吸)、心血管系统(心慌、心前区不适、感觉心律不齐)、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勃起障碍、痛经)、神经系统(震颤、眩晕、肌肉疼痛)等。

(二)临床评估

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等。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程须至少6个月,其诊断要点包括以下3点:①焦虑(如过分担心未来、感到紧张不安等);②运动性紧张(如坐卧不宁、颤抖等);③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如心动过速、出汗等)。以上症状的持续存在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

(二)鉴别诊断

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需要同其他以焦虑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以及能产生相似症状的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等)相鉴别。

五、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一)治疗原则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精神障碍,治疗倡导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三个时期。急性期治疗主要是控制焦虑症状,应尽量达到临床痊愈,时间一般为12周。巩固期治疗主要是预防复燃,一般至少2~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容易波动,复燃风险较大。维持期治疗主要是防止复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