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23

此页尚未校对

(4)抗惊厥药及心境稳定剂

抗惊厥药(托吡酯、拉莫三嗪及奥卡西平)及心境稳定剂锂盐均被认为可能是治疗拔毛癖的有效药物。部分研究报道,给予锂盐或拉莫三嗪后女性拔毛行为有所减少。在一项病例报告中,奥卡西平成功治疗拔毛癖合并暴食症患者。一项开放研究提示托吡酯可改善拔毛行为。但均需对这些药物做进一步研究。

2.心理治疗

治疗拔毛癖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习惯逆转疗法、接纳承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

(六)疾病管理

患有拔毛癖的个体会由于病耻感,觉得只是“坏习惯”或觉得无法治愈而拒绝或延迟就医。因此,建议面向公众和基层全科医生进行拔毛癖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强迫症及其表现的知晓率,增加就诊率,促进对该疾病的正确认识、理解和接纳。虽然拔毛癖的治疗应答率较高,但仅有少数患者能获得拔毛冲动的完全消除。研究显示,50%~67%治疗应答的患者在随访节点出现复发。治疗应答初期症状严重程度低,治疗结束时的拔毛欲望控制良好。求治动机强、治疗依从性好等均与治疗获益的维持持久有关,治疗结束后拔毛欲望的控制情况是疗效维持的显著预测因素。

二、抠皮障碍

(一)概述

抠皮障碍[excoriation (skin picking) disorder,ED]也被称为皮肤搔抓障碍或抓痕障碍,其临床表现为反复搔抓、抠皮肤而造成皮损,患者因此感到痛苦,并试图停止搔抓。

抠皮障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通常起病于青春期。在临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