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32

此页尚未校对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森田疗法等。目前一线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将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结合起来,其中认知组成部分主要采用认知重组等技术来解决其不合理的认知过程(例如关于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的问题),行为组成部分主要是使用暴露和反应预防之类的技术来解决不合理行为(例如过度检查自己的疾病迹象或寻找医生的保证)。

2.药物治疗

疑病障碍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必要时部分患者可辅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1)抗抑郁药:主要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目前较为常用SSRI或SNRI类药物。临床研究发现,30%~50%的患者在使用SSRI或SNRI治疗8~16周后可得到有效改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原则为小剂量起始,逐渐加至治疗量,对抗抑郁药有反应的患者通常接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至少持续6~12个月;治疗前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为期数年(例如至少2~5年) 的维持治疗时间。

(2)抗焦虑药:主要适用于伴有焦虑、紧张、害怕、失眠以及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目前较为常用的抗焦虑药有:苯二氮䓬类药物。考虑到这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临床使用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减药直至停药。

(3)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适用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使用原则遵循小剂量起始,逐渐加至治疗量,给予最低有效剂量进行治疗。

六、疾病管理

管理疑病障碍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对健康恐惧的认知以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