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37

此页尚未校对

患者同时具有语言发育障碍、社交障碍、智力障碍等。

3.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不仅以孤僻懒散等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表现出囤积症状,而且患者也可在妄想支配下发生囤积。

4.抑郁障碍:患者可因疲乏、缺乏动力及精神运动性迟缓而造成囤积。

5.强迫症:囤积障碍患者没有强迫症的典型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囤积者通常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认识,可能不会产生痛苦体验。

6.正常的收藏:正常的收藏有一定的计划性,且能给自己带来心理收益的活动形式,尽管收藏者可能也会有难以丢弃等心理,但是他们的物品摆放更有条理。

五、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治疗原则

囤积障碍治疗原则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囤积障碍常因患者自知力不足及缺乏治疗动机而被视为一种难治性的疾病,因此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全病程管理尤为重要。

(二)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

目前建议将认知行为治疗作为囤积障碍的一线疗法。心理治疗原则包括教育、目标设定、动机激励技术、组织与决策技巧训练、物品的归类与放弃、抵制获取,以及改变“物品很重要”之类不良信念的认知技术。

2.药物治疗

关于药物治疗囤积障碍的研究较少。根据临床经验,目前较为常用的药物是抗抑郁药。一项2015年的荟萃分析总结了7项无对照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