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42

此页尚未校对

(曾称反应性精神病)。

(二)临床评估

目前我国常用于急性应激障碍的评估工具主要包括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D)和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创伤事件和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临床上对急性应激障碍必须评定三组症状群:创伤经历的重现、回避或麻木、过度警觉。另外,诊断急性应激障碍还必须满足一个重要条件,即在创伤事件发生时或发生之后,患者可能出现分离症状。急性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后症状应持续最少3天。因此,创伤事件后症状持续3天~4周可做出诊断。如果经历创伤事件1个月后症状还存在,则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急性应激障碍诊断要点如下:

1.有严重的精神创伤事件。

2.在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

3.主要有闯入性创伤再体验、回避、警觉性增高、分离症状。

4.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5.满足症状标准至少持续3天至1个月内。

(二)鉴别诊断

发病前的精神创伤事件是诊断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与其他精神障碍进行鉴别前,应首先考虑这一点。

1.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急性期谵妄状态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幻觉、错觉、恐惧等,一般存在严重的躯体疾病和脑部疾病,无重大创伤应激源,即使有也不强烈,与症状的关系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