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44

此页尚未校对

的急性应激障碍需要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围创伤期的恐惧和惊恐发作,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在严重急性应激障碍症状持续2天以上的儿童采用丙咪嗪(剂量为1~3 mg/kg)和氟西汀(剂量为0.15~0.45 mg/kg)治疗,大部分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可痊愈。利培酮对治疗急性应激障碍的闪回症状有效。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植物神经症状有益。对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症状者给予对症治疗。

四、疾病管理

1.尽可能减少和预防创伤事件的发生。如果遭受创伤后,基于社区危机干预机构或其他团体尽早尽快缓解创伤体验和主观痛苦,以减少日后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生。

2.对遭受创伤者或康复后安排好其生活和工作,并给与热情的帮助和指导,构建心理平衡。

3.必要时调换工作岗位,改善人际关系,获取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利于患者尽快全面康复。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一类精神障碍。

一、临床特征与评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症状、警觉性增高。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有些症状是儿童的特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