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46

此页尚未校对

为:①梦魇、反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主题有关的游戏、面临创伤相关线索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②回避症状常表现分离性焦虑、依恋父母或成人;③警觉性增高、过度的惊跳反应、防御性增强、胆小害怕、发脾气或暴怒、入睡困难、噩梦等;④儿童还有一些特殊表现,如攻击行为、抢夺等;强烈的躯体反应,如头晕、头痛、腹痛、呕吐、大汗等;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烦恼及反复闯入的痛苦回忆、情感爆发,经常从噩梦中惊醒、恐惧不安,少见回避行为。

5.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征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是指长期、反复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除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外,C-PTSD还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负性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障碍。①人际关系障碍:表现为滥交、过度依赖他人、过度取悦他人、过度控制他人或对人际关系敏感、警觉性或防御性增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②负性自我认知:表现为自暴自弃,常有消极观念和自杀行为;③情绪调节障碍:情绪不稳定,长期情绪恶劣,无快乐的体验;④可有物质/酒精滥用,不能上学或工作,经常冲动攻击和破坏性行为。

6.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

创伤性应激事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应激事件本身不但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可能导致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会共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依赖等多种精神障碍,也可能共病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心身疾病。与单纯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相比,共病患者诊断更复杂,病程长,且往往治疗困难、预后不佳。

(二)临床评估

目前国内常用于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工具包括筛查量表和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