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50

此页尚未校对

关的其他症状。托吡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梦魇和闪回症状均有效。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对情感爆发、过度兴奋、持续的闪回体验可能有效。

4.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不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首选药物,但可用于控制行为紊乱、情感爆发、冲动自伤等症状。喹硫平、奥氮平可用于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睡眠、兴奋冲动,小剂量利培酮、阿立哌唑有助于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或类妄想观念,也有利于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如创伤性闪回。

5.其他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降低创伤再暴露时的不良应激生理反应,在创伤早期使用可能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风险。甲状腺素可作为SSRI类药物治疗的增效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初始治疗剂量和有效剂量须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并权衡药物的疗效与副作用后决定。

(三)非药物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冥想-放松疗法、游戏疗法、艺术疗法、内观疗法、太极疗法、瑜伽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合并抑郁障碍可选用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可以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