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53

此页尚未校对

碍,或躯体不适症状。

4.社会功能受损。

5.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二)鉴别诊断

适应障碍需要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或其他应激相关障碍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相鉴别。适应障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一般较轻,且脱离应激环境后其症状减轻或缓解。患躯体疾病后也可出现适应障碍,但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呈正相关,但其症状大多围绕躯体疾病的现实问题。另外从病程、发作特点可加以鉴别。

三、治疗原则与药物治疗

采用心理治疗措施,减少或脱离应激源是适应障碍的治疗原则,必要时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

(一)心理治疗

一般来说,适应障碍是对应激生活事件的过度反应,并损害日常功能或学习生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也就是说,治疗应有助于患者认识和理解应激源背后的含义,即消除或减少潜在的应激源,减轻症状,培养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压力的能力(表8-4)。

(二)药物治疗

适应障碍一般不首选药物治疗,但针对某些特定的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造成患者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可酌情采用药物对症治疗,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

曲唑酮(50~150 mg/d)可有效改善睡眠、焦虑及抑郁症状。严重的抑郁情绪影响功能时可酌情考虑SSRI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