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58

此页尚未校对

(5)儿童的发育年龄至少为9个月。

(6)病程至少持续12个月。

反应性依恋障碍的治疗重点在于让儿童远离不良的养育环境,接受悉心照料,建立起儿童与照料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反应性依恋障碍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采取的方式一般是非结构化的,可以使用游戏、语言和身体接触来促进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引导他们学会处理和转化负性情绪,帮助解决心理冲突,教会他们如何表达感受。在增加亲子互动的过程中需要帮助照料者觉察、认识儿童的情绪体验,并把这种情绪体验与照料者的情绪体验重建联系。

三、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

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disinhibited social engagement disorder,DSED)常起病于5岁之前,与生命早期的被忽视有关,其核心表现为超出了社会预期的、亲疏不分的社交行为模式。

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的评估需要建立在儿童与主要照护者关系的背景下直接观察儿童。患有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的儿童无法区别依恋对象,很愿意离开照护者,毫不犹豫地陪伴或“离开”陌生人。通常具有侵入性,缺乏适当的社交和身体界限,而且在情感上“过于聪明”,寻求关注。他们的“友好”经常被照护者描述为不舒服,寻求关注有时包括攻击性行为。

根据DSM-5诊断标准,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的诊断要点:

(1)儿童主动与陌生成人亲近和互动的行为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在与陌生成人亲近和互动的过程中很少或一点都不害羞;②自来熟的言语或肢体接触;③儿童冒险离开再回来时很少或完全不和成人照料者打招呼;④可以心甘情愿地跟着陌生成年人走,很少犹豫或一点都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