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66

此页尚未校对

第二节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一、概述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dissocia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是一组以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抽搐、木僵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但其症状与神经解剖特征或生理功能不相符。这些症状一般不会在另一种分离障碍(如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出现。

此类患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神经科、五官科、急诊科、康复科等非精神科部门,但常没有提供合适的诊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分离性神经症状会持续多年。

应激或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容易激发分离性神经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现实的心理应激或创伤,一部分慢性疼痛、外伤患者也可出现上述症状。因此,ICD-11不再强调个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的因果关系。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1:5。患者可以在各年龄段发病。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常与躯体疾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二、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在被观察或关注时常加重。患者也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情绪,对症状的焦虑增加时,症状也趋于加重。以下常见类型可以单独或合并出现。

1.运动障碍

(1)肢体瘫痪:可表现单个肌群、单侧肢体瘫痪、截瘫或偏瘫,伴有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者常固定于某种姿势,被动活动时出现明显抵抗。慢性患者可有肢体挛缩或呈现废用性肌萎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