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295

此页尚未校对

1.病情较轻 轻度的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由各科室首诊医生进行随访管理,初步解释病情,定期随访,避免过多的躯体检查和转诊,逐步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2.病情较重 病情较重的躯体症状障碍,各科室首诊医生随访管理,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加入治疗随访,给予正式的心理教育,指导放松训练,药物治疗躯体和精神共病。治疗过程中,至少每3个月再评估一次症状、诊断、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3.病情严重

需要更加综合的专科治疗,对躯体症状障碍有经验的精神科治疗,相关躯体专科的随诊,纳入康复治疗,必要时可考虑住院治疗。

(五)心理治疗目标和原则

心理治疗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治疗初期需要处理患者对心理治疗的被动和负面态度。具有循证证据的心理治疗包括:①认知行为治疗;②精神动力学治疗;③催眠治疗;④操作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应是障碍导向的、考虑到背景(共病、社会状况、工作能力)以及躯体和资源导向。

躯体导向的治疗元素和放松治疗可以作为总体治疗计划的额外措施,例如生物反馈、渐进性肌肉放松、太极、气功、瑜伽等。

(六)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躯体症状障碍的特异性药物。临床上常同时应用治疗躯体症状的药物和传统中医药,如合并显著焦虑和抑郁症状,可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等精神科药物治疗。

1.治疗躯体症状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