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30

此页尚未校对

失读症:优势半球角回及其附近受损,视力正常但看不懂文字。

失写症: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损害,手运动正常而不能协调地写出字。

命名性失语:优势半球顶叶下部和颞叶后方损害,知道物品的功能,说不出物品的名称。

失用症:顶叶缘上回、顶下小叶、顶上小叶损害,运动、共济、感觉正常,但不能执行有目的的动作,不会或不能正确地使用物品,或不能模仿别人的动作。

Gerstmann综合征:多见于优势半球顶叶后下部与颞顶交界处损害,表现为手指失认、左右失定向、失写、失算。

地理关系障碍:顶枕区病变,对熟悉的环境感到陌生,对熟悉的地方不能进行视像的重现或重构。

2.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

(1)有卒中病史及卒中导致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定位性症状体征。

(2)认知损害发病突然,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在多次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一次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后很快出现痴呆,或在经历数次小的脑梗死后痴呆逐渐发生(6个月内)。因神经可塑性与卒中后康复的作用,认知功能可出现部分好转而呈波动性病程。多次卒中者,随卒中发作则认知功能呈阶梯样下降的病程。

(3)高级认知功能损害与病变部位有关,可呈斑片状,记忆损害可能很轻,而失语或执行功能损害较重。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死者,认知损害与脑小血管病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类似。

(4)可伴有强哭强笑、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冲动、淡漠等情感行为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