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321

此页尚未校对

对于共病双相障碍的神经性贪食患者,药物选择应慎重,尽量避免使用SSRI及其他抗抑郁药。托吡酯更为适用,同时其他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也应尽量考虑减少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4.心理治疗

目前证据最充分的是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其次是人际心理治疗和辩证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通常为大约20次的一对一访谈,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行为技术和心理教育技术帮助患者建立一个个性化的疾病解析模型,以理解自身贪食症发展和维持的机制,开始重建规律的进食习惯,替代之前的暴食清除行为。第二阶段处理对体形和体重的担忧,以及体形检查、体形回避和肥胖感;在饮食中引入回避的食物,并逐渐去除其它形式的节食;培养处理日常困难的技能,以免重拾暴食清除的行为。第三阶段是发展减少复发风险的方法。

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是通过把神经性贪食患者的暴食清除行为与人际领域的问题联系起来,聚焦于人际问题进行工作,进而消除暴食清除行为的方法。疗程16~20次,起效相对认知行为治疗慢,但长期疗效相当。

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已在国外证实可以减少青少年和成人的暴食、清除行为及非自杀性自伤,在神经性贪食治疗中显示其优越性。

5.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联合SSRI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或单独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优于单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