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33

此页尚未校对

乏、贫血、神经梅毒等可能会影响认知功能的躯体疾病;同时进行血脂、血糖、尿酸、肝肾功能等血管性危险因素评估。

7.其他辅助检查:主要依据脑血管病诊断要求选择进行,如CTA/MRA脑血管成像检查、颈动脉超声、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等。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一)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

1.通过认知功能评估,明确存在认知损伤(达到血管性痴呆或VaMCI阈值,或为局灶性皮层功能障碍)。

2.脑血管病与认知损害之间存在关联,即突然起病,认知损害发生的时间通常与≥1次脑血管事件有关,并在多次脑血管事件下呈波动样或阶梯样病程,或在没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史情况下,逐渐起病,缓慢进展病程,存在信息处理速度、复杂注意力和(或)额叶-执行功能突出损害的证据,且具备下列特征之一:①早期步态异常;②早期尿频、尿急、其他不能用泌尿系统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解释的尿路症状;③人格和性格改变,或其他皮质下损害表现。

3.脑影像学检查存在与脑血管病和认知损害模式一致的脑影像学证据,即存在脑血管病定位一致的、符合认知损害模式并足以导致认知严重程度的影像学改变。

同时满足2或3可诊断很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probable VCI);满足2但未行影像学检查,或影像学改变不足以完全解释认知损害,则诊断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possible VCI);若影像学未见异常,则不能诊断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