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335

本页已校对

干、便秘、头晕、药源性不宁腿综合征等。

(3)多塞平:属于镇静作用较强的三环类抗抑郁药, 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成年和老年人以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失眠,半衰期8~15小时。通过阻断5-HT和NE的再摄取发挥抗抑郁作用,同时可较强的阻断组胺H1受体,降低觉醒,小剂量多塞平可发挥镇静催眠作用。推荐剂量:3~6 mg睡前口服。常见副作用包括嗜睡、口干、便秘、头晕、心律失常等。

4.其他药物

小剂量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12.5~25 mg)、奥氮平(2.5~10 mg)通过抗组胺作用发挥镇静作用治疗失眠,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阿戈美拉汀作用于褪黑素受体,国外也常用于失眠的治疗。

(四)物理治疗

主要包括光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五)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具有悠久的历史,既有药物治疗也有非药物治疗。失眠在中医学中常称为“不寐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按摩、健体操等。

六、疾病管理

失眠的疾病管理,包括去除维持因素,防止慢性化;避免促发因素,预防复发。一般需要专科医生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让患者了解和掌握自我评估和应对失眠障碍的方法,坚持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并与康复团体密切配合。不同学科间也应该做到医疗信息共享,以便为失眠患者提供连续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