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372

此页尚未校对

高自知力。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帮助他们改变病态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并强化其积极的变化,比如对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如通过角色扮演),以帮助其学习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技巧。

六、疾病管理

人格障碍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状态,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常年保持不变,甚至持续终生。即使进行治疗,改变也并非易事。仅少数患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缓解。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因此,早期预防和识别并减少危害行为的发生尤为重要。

(一)预防

人格障碍形成于早年。因此,强调从幼年开始培养健全的人格对人格障碍发生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给予子女充分的关爱和呵护,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学习和人际环境,使儿童远离精神创伤,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格的不良发展。当儿童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应及时了解、关心,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二)识别并减少危害行为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由于猜疑常常处于愤怒和不安中,自恋型人格障碍遇到困境后易发生抑郁,由于体验到的失落感和空虚感的增加,容易出现自杀风险或攻击性行为。早识别、早干预这些危险行为需要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长期照顾患者的家庭成员等的密切配合。

一是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在观察到患者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并可能有极端行为时,应在疏导患者情绪的同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及时就医。在患者就医后应尊重患者,法定监护人要向专业人员学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