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406

此页尚未校对

智力发育障碍患者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学会一定的非技术性或半技术性职业技能,尽可能实现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的目标;中度智力发育障碍患者的最终目标是学会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并在他人指导照顾下进行简单劳动;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智力发育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如洗漱、穿衣、进食、上厕所。患者亲属需要学习相关训练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长期坚持训练,促使训练疗效最大化。

3.药物治疗

对于患者伴发的其他精神症状,可采用相应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伴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可选用哌甲酯或托莫西汀等药物;伴发冲动攻击行为者,可予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合并癫痫发作者,可予以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六、疾病管理

对于智力发育障碍,应积极开展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包括做好婚前检查、孕期保健、适龄生育,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儿童保健。二级预防包括症状前诊断和预防功能残疾,即对可疑患儿消除不利因素,定期随访,早期干预。三级预防为减少残疾,提高补偿能力,即对于确诊智力发育障碍的患儿,积极干预,尽可能减少其残疾,恢复其功能。

智力发育障碍的长程管理应建立在规范评估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采用预警征进行定期监测,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专科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与诊断,可以尽早地对智力发育障碍患者开始病因治疗,并针对共病进行系统干预。同时,对认知、运动、语言、沟通和适应功能的系统评估可以个体化地确定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从而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康复训练。作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