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410

此页尚未校对

3.其他症状及共病

除上述主要临床表现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还常存在其他精神症状,如情绪不稳、多动、冲动、自伤等,多数患者会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包括智力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情感障碍、进食障碍等。部分患儿存在某些躯体症状或躯体共病,包括胃肠功能紊乱、癫痫、结节性硬化、脑瘫等,还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如脆性X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等。

(二)临床评估

对于存在可疑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的患儿,建议进行以下检查和评估。

1.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

2.精神检查

3.发育水平及智能评估

可采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格塞尔发展诊断量表(GDDS)、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EP)等对患儿发育水平进行评定;可根据患者年龄、语言及配合程度选择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PVT)、中国比奈智力测验、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瑞文渐进模型试验(RPM)对患者智力水平进行评定。PEP可为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4.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筛查与诊断评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和《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中提示疾病的线索和预警征有助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

常用的筛查量表包括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孤独症谱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