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448

此页尚未校对

的情绪表达方式,理解和解释他人的面部表情能力开始突显。

2.情绪内容不断丰富

儿童在2岁时,已经能够初步表达内疚、害羞、嫉妒和自豪等复杂的情绪内容。在拥有语言交流能力以后,儿童不仅具备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及其前因后果的能力,而且还可以用语言来交流情感体验。3~4岁的儿童可以熟练地用语言描述情绪的因果关系,可以对情绪做出更复杂的理解。5岁的儿童不仅可以表达复杂的情绪,而且能够以更为多变和可控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6~7岁时,开始出现掩盖自己真实情绪状态的能力,可以知道根据社会文化规则表达自己的情绪。

3.情绪深刻性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儿童的情绪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情绪体验逐步深刻,愤怒情绪逐渐减少。学龄期儿童的这些表现尤为突出。

4.情绪趋于稳定

与学龄前儿童相比,学龄期儿童的情绪逐渐内化,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5.情绪的正常波动

青少年期的个体,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上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在情绪体验方面,情绪爆发的频率减少,心境稳定时间延长,情绪控制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性增强。在情绪表现方面,通常表现为内隐修饰性和两极波动性,自控能力的提高会加强内隐修饰性,躯体和生理变化、学业压力和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等原因导致青少年情绪的两极波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