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458

此页尚未校对

需要同时予以充分重视,同时治疗。仅治疗其中一种障碍而忽略另一种,不仅对另一种障碍没有帮助,并且还可能导致被治疗障碍的复发。

第四节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一、概述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是一组以焦虑、恐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该组疾病主要包括童年分离焦虑障碍、童年特定恐惧性焦虑障碍、童年社交焦虑障碍和同胞竞争障碍等。除“同胞竞争障碍”外,其余障碍在DSM-5及ICD-11中均归属于“焦虑障碍”。在DSM-5中,“同胞竞争障碍”归于“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焦点的其他情况”中的“同胞关系问题”。

既往认为,分离焦虑障碍、特定恐惧焦虑障碍及社交焦虑障碍等情绪障碍特发于儿童期,大部分儿童症状不会持续至成年期(ICD-10),但现在研究表明,这些障碍在成年期同样可以出现。童年分离焦虑障碍在儿童期6~12个月的患病率约为4%,美国12个月的儿童患病率为1.6%;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在12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患病率最高的是焦虑障碍。童年特定恐惧性焦虑障碍儿童中的患病率为5%,在13~17岁的青少年中约为16%,在大龄人群中患病率下降(3%~5%),亚洲的患病率小于欧美。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约为2:1。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5%,童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相仿。国内2003年使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及CCMD-3诊断标准,在长沙市抽样调查565名6~13岁小学生,发现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5.66%,其中童年分离焦虑障碍为1.24%,童年恐惧性焦虑障碍为1.77%,童年社交焦虑障碍为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