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461

此页尚未校对

当过分关注,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家人及熟人社交无明显异常;程度的异常、时间的延续及伴发的损害必须表现在6岁以前;不符合广泛性焦虑障碍,也并非更广泛情绪、品行或人格紊乱,或者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使用精神活性物质障碍的组成部分;病程至少4周。

(四)同胞竞争障碍

起病于(通常是挨肩的)弟弟或妹妹出生后几个月内;情绪紊乱程度异常或持久,并伴有心理社会问题。

患儿常感觉自己的地位被年幼的同胞所替代或者不再被父母所关注。临床可表现为显著地与同胞竞相争取父母的重视和疼爱,严重时可伴有对同胞的明显敌意、躯体残害、恶意的预谋或暗中作梗,少数病例可表现为明显不愿意共享,缺乏积极的关心,很少友好往来等。情绪紊乱可表现为行为的退化,如丧失已学的技能(如控制大小便)等,行为幼稚,有人会模仿婴儿的举动,引起父母的关注,常与父母的对立和冲突行为增多,发脾气等,可有睡眠障碍,常迫切要求父母关注,如在睡眠时。

五、治疗原则

(一)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是循证医学证据最多的治疗方法,此治疗方法关注儿童的认知过程,治疗目标是使用现实、中性的思维代替负性的信念,使患者放弃对焦虑及恐惧的不合理想法;减少儿童的回避行为,使患者敢于暴露在恐惧的环境之中。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需要家庭的参与,例如患儿需要逐步暴露到害怕、担心和恐惧的环境之中,需要家庭的参与及配合。对于年龄小的焦虑障碍儿童,可使用基于学校的干预措施,能很好地改善焦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