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468

此页尚未校对

氏儿童智力测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测评等。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等常规化验。

(5)辅助检查:脑电图、头颅MRI等。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童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的基本特征是涉及与发育水平和文化背景不恰当的、与陌生成人过分熟悉的行为模式。社会忽视病史和不良养育模式是诊断必需的。

童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需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鉴别。两病均表现出社交冲动,但脱抑制依恋障碍通常无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症状。

(五)治疗与持续管理

童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养育者(对的)与患儿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诸多保护儿童有关的措施,涉及患儿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协作,旨在为儿童建立有助于发展安全性依恋的社会环境,同时开展心理治疗,包括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等。

第六节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其他行为与情绪障碍

根据ICD-11诊断分类草案,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其他行为与情绪障碍具体包括以下障碍:6C00 遗尿症;6C01遗粪症。本节选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疾病进行详细阐述。

一、非器质性遗尿症

(一)概述

非器质性遗尿症也称功能性遗尿症或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出现不能自主控制排尿,但无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等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遗尿(指在能自主控制小便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