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471

此页尚未校对

成睡前小便的习惯。掌握患儿尿床的时间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逐渐形成时间条件反射,及时醒来排尿。

(2)遗尿报警器治疗。该治疗安全性好,有效率达65%~70%,是目前一线治疗方法。遗尿报警器埋于特制床垫内,当儿童遗尿时,尿液使床垫内的电路接通,发出警报声而唤醒患儿起床排尿。经反复训练可自行排尿。

2.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交互式生物反馈原理,让患儿学习肌肉控制。

3.药物治疗

(1)去氨加压素。人工合成去氨加压素(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抗利尿作用较强,作用时间长,无升压副作用,适用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夜尿多、膀胱容量正常的中枢性遗尿患儿。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常见副作用有面部潮红、口干、低钠血症,也可以引起血管扩张性低血压及心率增快,使用时应缓慢给药。

(2)三环类抗抑郁药。常选用小剂量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丙咪嗪。作用机理不明,可能与抗胆碱能作用有关。口服有效剂量一般为1~2.5 mg/(kg·d)。多在服药后1周左右见效。停药后易复发。该类药物毒副作用大,特别是对心脏有毒性作用,一般不作为首选,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心电图。

(3)抗胆碱能药物

阿托品或东莨菪碱0.1~0.3 mg,每晚睡前口服1次,但疗效不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六)疾病管理

本症预后尚好,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约1%的遗尿可持续到成年。应针对父母给予相关的幼儿心理健康与卫生教育,帮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