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pdf/50

此页尚未校对

心理辅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

(六)疾病管理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应用,HIV感染已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对HIV所致精神障碍的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应当采用阶段化的应对策略,如对发现HIV感染时负性情绪的处理,疾病治疗中治疗信心的建立、治疗依从性的保持等。同时,HIV感染者及患者有其各自的性格特点、行为特点,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管理。

三、脑炎所致的精神行为障碍

(一)概述

脑炎(encephalitis)是一组由脑实质炎症损害相关脑功能紊乱所致的神经精神障碍。根据病因可分为以病毒性脑炎为代表的感染性脑炎(约占80%),以及以自身免疫性脑炎为代表的非感染性脑炎(约占20%)。根据起病特点可分为急性脑炎和慢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和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急性脑炎的主要类型,且常出现精神行为障碍,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被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多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相应的神经精神症状。有报告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率为(4~8)/100000,患病率为10/100000。国内尚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未经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死亡率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