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7 (1700-1725).djvu/47

本页已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

第五卷目錄
天地總部總論二
朱子全書天地 天度
性理會通天地
續性理會通王廷相陰陽管見辯 王可大象緯新篇
章潢圖書編天地總論 天地東西南北溫涼寒暑 天地運旋變化 天地只是陰陽二氣 天地所以爲天地論 諸儒論天地總說

乾象典第五卷

天地總部總論二

「天地初間只是陰陽之氣。這一箇氣運行,磨來磨去,磨得急了,便㭮許多渣滓,裏面無處出,便結成箇地在中央。氣之淸者便爲天,爲日月,爲星辰,只在外,常周環運轉。地便只在中央不動,不是在下。」

「天運不息,晝夜輥轉,故地𣙜在中間。使天有一息之停,則地須陷下。惟天運轉之急,故凝結得許多渣滓在中間。地者,氣之渣滓也。所以道:『輕淸者爲天,重濁者爲地。』」

問:「天有形質否?」曰:「只是箇旋風,下輭上堅,道家謂之剛風。人常說天有九重,分九處爲號,非也,只是旋有九耳。但下面氣較濁而暗;上面至高處,則至淸至明耳。」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時,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腳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羣山皆爲波浪之狀,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甚麼時凝了。初間極輭,後來方凝得硬。」問:「想得如潮水湧起沙相似?」曰:「然。水之極濁便成地,火之極淸便成風霆雷電日星之屬。」

問:「自開闢以來,至今未萬年,不知已前何如?」曰:「已前亦須如此一番明白來。」又問:「天地會壞否?」曰:「不會壞。只是人無道極了,便一齊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盡,又重新起。」又問:「生第一箇人時如何?」曰:「以氣化。二五之精,合而成形,釋家謂之化生。如今物之化生者甚多,如虱然。」

「方渾淪未判,陰陽之氣,混合幽暗。及其旣分,中間放得開闊光朗,而兩儀始立。卲康節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爲一元,則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之前,又是一箇大闔闢,更以上亦復如此,直是『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小者大之影,只晝夜便可見。五峯所謂『一氣大息,震蕩無垠,海宇變動,山勃川湮,人物消盡,舊迹大滅,是謂鴻荒之世』。嘗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卽舊日之土,螺蚌卽水中之物。下者却變而爲高,柔者卻變而爲剛。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驗者。」

問:「天地未判時,下面許多都已有否?」曰:「只是都有此理,天地生物千萬年,古今只不離許多物。」

「地卻是有空闕處。天卻四方上下都周匝無空闕,逼塞滿皆是天。地之四向底下卻靠著那天。天包地,其氣無不通。恁地看來,渾只是天了。氣卻從地中迸出,又見地廣處。」

「天包乎地,天之氣又行乎地之中,故橫渠云:『地對天不過。』」

問:「天地之所以高深。」曰:「天只是氣,非獨是高。只今人在地上,便只見如此高。要之,連地下亦是天。」又云:「世間無一箇物事大。故地恁地大,地只是氣之渣滓,故厚而深也。」

「天地但陰陽之一物,依舊是陰陽之氣所生也。」

「康節言『天依形,地附氣』,所以重復而言不出此意者,惟恐人於天地之外別尋去處故也。天地無外,所以『其形有涯,而其氣無涯』也。爲其氣極緊,故能扛得地住;不然,則墜矣。氣外更須有軀殼甚厚,所以固此氣也。若夫地動,只是一處動,動亦不至遠也。」

「古今曆家,只是推得箇陰陽消長界分爾,如何得似康節說得那『天依地,地附天,天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氣』底幾句?」

問「天依形,地附氣。」曰:「恐人道下面有物。天行急,地閣在中。」

「天明,則日月不明。天無明。夜半黑淬淬地,天之正色。」

「天只是一箇大底物,須是大著心腸看他,始得。以天運言之,一日固是轉一匝;然又有大轉底時候,不可如此偏滯求也。」

「天轉,也非自東而西,也非旋環磨轉,却是側轉。」

問:「康節論六合之外,恐無外否?」曰:「理無內外,六合之形須有內外。日從東畔升,西畔沈,明日又從東畔升。這上面許多,下面亦許多,豈不是六合之內!曆家算氣,只算得到日月星辰運行處,上去更算不得。安得是無內外!」

問:「天地之心亦靈否?還只是漠然無爲?」曰:「天地之心不可道是不靈,但不如人恁地思慮。伊川曰:『天地無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無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