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9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次輪,詳見下章○。日行有盈縮,古法縮曆起夏至,盈 曆起冬至,即以二至為盈縮之端而已。新法則極盈 極縮,不必定於二至之度,而歲有不同。且曰:「日行原 無盈縮,人視之有盈縮爾。行最高,則離地遠而見其 度小,是以謂之縮也;行最卑則離地近而見其度大, 是以謂之盈也。」又曰:「上古最高在夏至前,今在夏至 後。」由其說考之,郭太史作曆時,最高約與夏至同度, 今定在夏至後七度,是其每歲移動之驗也。蓋日之 盈縮,月之遲疾,今統謂之高卑視差。月行遲曆為月 孛者,月之最高處也。而月「孛一周行三度餘,則日之 最高,安得定而不移乎?但月孛之行也速,而日高之 動也微,約六七十年而始行一度,故古來推筭者未 之覺。以理揆之,則月孛周天,日高之行,亦應周天,特 其數在千萬年之後,未可以意斷爾。」五星之理亦然 ○。《授時曆》立為歲分消長之法,謂上溯往古,百年長 一;下推將來,百年消一。然自《授時》後至今,實測歲分, 不惟無消而反長矣。論者皆莫能明其故,惟梅定九 以為根在最高之行,其說曰:「《授時》立法之時,最高卑 正與二至同度,而前此則在至前,後此則在至後。豈 非高衝漸近冬至,而歲餘漸消,及其過冬至而東又 復漸長乎?」然梅子之論,止於此而不察言之。余謂凡 稽歲實者,始冬至,終冬至,故消長皆以冬至一日言 之。若以全歲除補,則無消長也。蓋是日也,日行最卑, 故最速,最速故其景周也,不待刻分之滿也。據此日 以總全歲,則若歲分之極消焉爾。其前者向乎此為 漸消,後者過乎此又漸長,理勢然矣。郭太史見往古 之遞消,而不察其端,故謂消分往而不復。又幸其時 適為消極也,因而復長,以使後人得知其誤而求其 說。假設歲實而起夏至,吾知極消者,必為極長矣。故 曰:「以全歲除補,而初無消長也○。」《最高》所以有行者, 緣輪心之東行已周,而輪周之西轉未周也。蓋心雖 為輪之樞機,然心小而輪大,故運動之勢,中外略不 相權。而樞機之發,遲速微不相應。月孛之行最速者, 以月行最速也。月行之速,即輪心之速。輪心之東行 速,則輪周之西轉有不能追者,而反覺其東去也多 矣。

<h3 id="七政本輪圖以月為例日及五星並同"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政本輪圖以月為例日及五星並同

七政本輪圖〈以月為例日及五星並同〉

七政本輪圖說

以本天高卑求朒朓,謂之《不同心圈》。前圖本輪者,有小 輪在本天之周,而七政行其上。小輪之上半高於本 天,下半卑於本天,人自地視之,則成不同心之圈矣。 七政「本天」皆右移,而七政在本輪周左旋,故下半速 而上半遲○。此說則七政本天,皆以地心為心,其所 以有高卑者,小輪之上下為之也。

<h3 id="高卑本輪異名同理圖亦以月為例"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卑本輪異名同理圖亦以月為例

高卑本輪異名同理圖〈亦以月為例〉

高卑《本輪,異名同理圖》說。

月中距天,以地為心,本輪心乙行其上,月又行於本 輪之上,月自輪頂最高,子左旋行至丑,輪心,乙亦右 移至丁,月行至本輪底,辰為最卑。心亦至庚,月行本 輪,滿一周復至子,心,亦行中距,滿一周復至乙,以輪 心右移之速,能使輪周上月行之度變為不同心之 象。日、五星並同○七政,本輪周左旋之度,與輪心在 本天周右移之度皆同數。輪心自本天最高右移一 度,七政在輪周亦自小輪之最高左旋一度。若以一 線聯其環行之跡,則成大圈,而與地不同心,故曰「異 名同理○。」二者法則同歸,而理以本輪為確。蓋地在 天中不動,與太虛相應,七政無與地不同心之理,故 七政之天皆同心也。其行於本天而成輪象者,逐動 天之行勢使然也。天圓而動,日月五星亦圓而動。論 者喻之盤之珠丸,雖隨盤轉,而又自生環繞之形。又 喻之水之漩渦,雖逐水流,而又自作迴旋之勢。既有 環繞、迴旋,則其形勢,或高或下,而似與地不同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