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視行遲疾圖說
一因白道南北如圖設月距黃道五度,距太陽皆十 五度,而緯分南北。
日月各有一日所行之軌道,即赤道距等圈也。今如圖設黃道左右五度各一圈,交於距,等月在焉,兩月各至地平,其弧有大小,則入地有先後,人見有遲速。
若在北,即入地後黃道疾見;若在南,即入地先黃道 遲見。二也○。一因月視行度。若視行為遲段,則朔後 見月遲;為疾段,則朔後見月疾。三也○。右第一,因月 之見界,以十五度為限。其疾者,朔後一日又四分日 之一而見也。若三因并合,又不待此。如合朔在亥子 間,則甲日太陽未出,亦見東方;乙日太陽已入,亦見 西方。何以徵之?設月在黃道北五度,太陽躔實沈一 十五度,本地北極高四十度,即晝長。〈甲之日也〉五十九刻。 〈日九十六刻〉加一日刻。〈甲之夜乙之日〉共一百五十五刻。〈甲晨至乙夕〉 於時月行約得二十三度平分之。〈合朔前後〉得一十一度 半,以加實沈十五度。〈日躔也〉得實沈二十六度半,是乙 日日入時月之距日經度也。以減十五度,得實沈三 度半,是甲日日未出月之距日經度也。日躔實沈十 五度,其斜升五十三度一十三分。月離實沈三度半, 又北距五度,其斜升三十六度半。日月兩升度相減, 得一十六度四十三分,為甲日之晨日月赤道上出 地平之差。〈月先日後〉變時為月出四刻半,而日出得見月 東方也。乙日太陽正降為九十五度,月離實沈二十 六度半,其正降為一百一十三度,兩降度相減得一 十八度,為乙日之夕,日月赤道上入地平之差。〈日先月後〉 變時為「日入五刻」,而月入得見月西方也○。若日躔 冬至,月離黃道,南推日月出入之差,不過八度,變時 為二刻則「不見。」
一,系凡極出地愈高愈疾,見因斜升度之差為多,否 則遲見。
《二系》極甚高,朔後數日不見。
《三系》月,距黃道南五度,若極出地六十二度,月盡夜 不見。
四系極甚高,合朔在午正,則一日之間,晨見東方,夕 見西方。如極高五十二度躔離度同上,推得日月升 降差一十二度,時為三刻,皆在月見界之內。
《五系》既定,月之見界,為距日十二升度,亦可推遲見 之日數。如極出地四十度,日躔降婁,月南距五度,推 得兩斜升差為一十二度,即得月距日之經度,為四 十度。月行當三日有奇,則朔後三日有奇而見月西 方,晦前亦如之。
三因之外,又有兩因:一曰「朦朦分。」〈即晨昏度一名昧爽黃昏〉日入 地平下一十八度為朧,朧之未分,因升降有正斜,斜 又有大小,則月距日十二度,有時得見,有時不得見。 一曰,氣清濁差如同是子正時,有時見極微之星,有 時不得見四五等之星,氣則使之。其在月也亦然。
《論月體》
月體為圓球。何以知之?凡圓體於諸體中為最尊,如 天、如日、月星、如地,亦於萬象中為最尊,故應圓,凡物 之初體皆圓。〈如核如卵如胎〉諸大象,皆始造時之初體,故應 圓。又月之體,半為明,半為魄。其明魄之界,時為弦直 線,時為弧曲線。若果平體,何從得生弧線?且既為平 面,日照之宜全體發光。如平面之鏡,一向日,即全鏡 發光也。月為不然,則非平面○。試以人目居中,置一 燭,東方稍遠置一球,西方稍近,相參直,即見球全受 光。次不動目,燭獨移球西南隅,即見球大半為明、小 半為魄。更移球正南,必明魄各半其界為直線。更移, 得魄大明小。更移正東,必見全魄。燭為太陽,目為地、 為人,球為太陰,以近遠日為光大小。其明魄界半周 之間為直線者一而已,餘皆弧線也。
論其體質,非清非純,虛實雜也。故能映光不能透光, 能發光不能迴光。何謂透光?如水,如玻璃、水晶、金剛 石皆純清,故能透光。不止映光,非惟不能迴光,亦且 不能發光。何謂迴光?如明鏡為全實,故能迴光。不止 發光。非惟不能透光,亦且不能映光。月皆不然。而虛 實、疏密,介在其間,故能映能發也○。然則何似稍似 於雲。「雲掩日月,皆能映光,質薄則光顯,質厚則光微。 早日未出,夕日巳入,照雲成霞,霞照下土,虹霓之屬, 本因雲氣而成光采,是為發光。體實則光大,體虛則 光小。」月實似之,獨雲之映光多,發光少;月之映光少, 發光多,此為異耳。
《論月駁》
月面不純一色,如斑駁然。昔人以為山河大地之景, 不然也。山河大地之體,東西不等,云何月中之景時 時不變乎?然則如何?此有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