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4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凍不流綿絮折。」乃知折綿事始於阮籍,豈山谷偶忘 之耶?

《金史梁襄傳》,「召為薛王府掾。世宗將幸金蓮川,有司 具辦,襄上疏極諫曰:金蓮川在重山之北,地積陰冷, 五穀不殖,郡縣難建,蓋自古極邊荒棄之壤也。氣候 殊異,中夏降霜,一日之間,寒暑交至,特與上京中都 不同,尤非聖躬將攝之所。」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七年夏四月壬午,檀州隕黑霜 二夕。」

霜部雜錄

《易經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 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詩經魏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糾紏」繚戾,寒涼之 意。

《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小雅》:「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正月,夏之四月,言霜降失 節,不以其時也。

《禮記祭義》:「春禘秋嘗,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 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 《孝經援神契》:「霜以挫物。」

《五經通義》:「寒氣凝以為霜,霜從地升也。」

《詩紀曆樞》:「天霜樹落葉而鴻鴈南飛。」

《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霜降則 鍾鳴,故言「知」也。

《家語》:「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者行焉。」

《國語》:「駟見而霣。」子敏反《霜霣》霜而冬裘具。賈逵曰:「駟房 星也。」

《文子·上德篇》:「蘭芷以芳,不得見霜。」

《莊子馬蹄》篇:「馬蹄可以踐霜雪。」

《呂氏春秋·孝行覽》:「秋霜既下,眾林皆羸。」羸葉盡也 《易》林。早霜晚雪,傷禾害稼。

《淮南子天文訓》:「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青女 天神青皇女,主霜雪。

《說山訓》:「聖人見霜而知冰。」

《說林訓》:「木方茂盛,終日采而不知;秋風下霜,一夕而 殫。」聖人行于水,眾人行于霜。水行之無跡,霜雪 履之有迹。 《漢武內傳》:「仙之上藥,有元霜絳雪。」

《後漢書盧植傳》:「論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以見貞 良之節。」

《孔融傳論》:「懍懍焉,皜皜焉,其與琨玉、秋霜比質可也。」 《鹽鐵論》:「霜雪晚至,五穀猶成。」

《漢晉春秋》:袁紹與公孫瓚書曰:「處三軍之帥,當列將 之任,宜令怒如嚴霜,喜如時雨。」

《中論》「宋井之霜,以基昇正之寒。」

《禽經》:「霜蜚則霜。」鷫鸘:鳥名。其羽可為裘以辟寒。鷫 鸘飛則隕霜。 陸機《詩疏》:「荼,苦菜,生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 《要覽》:「立夏日服六壬癸符,或服元冰。飛霜散暑,不能 侵也。」

《西京雜記》:「淮南王安著《鴻烈》二十一篇,自云:字中皆 挾風霜。」

崔豹《古今注》:「鷓鴣畏霜露,夜栖則以樹葉覆背上。」 《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 雪覆之,然後作繭。」

《佛國記》:「摩頭羅以南,名為中國。中國寒暑調和,無霜 雪。」

《世說》:顧悅與簡文同年,而髮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 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南史·陸慧曉傳》:「何點常稱慧曉心如照鏡,遇形觸物, 無不朗然。王思遠恆如懷冰,暑月亦有霜氣。」當時以 為實錄。

《文心雕龍》:「眚災肆赦,則文有春露之滋;明罰敕法,則 辭有秋霜之烈。」

《地鏡圖》:「視屋上瓦,獨無霜,其下有寶。」

《齊民要術氾勝之書》曰:「植禾,夏至後八十、九十日,常 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時,令兩人持長 索相對,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 禾稼,五穀不傷矣。」

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常預于園中貯惡草生 糞。天雨新晴,北風寒切,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熅,少 得煙氣,則免于霜矣。

《蕓薹》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澀。

《收越瓜》,欲飽霜,霜不飽則爛。

「凍樹」者,凝霜封著木條也。假令月三日凍樹,還以月 三日種黍。

《北史隋紀》大業八年詔曰:「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 聖哲至仁,著兵甲于刑典。」

《辨命論》:「嚴霜夜零,蕭艾與芝蘭並盡。」

《朝野僉載》:蘇味道、王同為鳳閣侍郎,或問張元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