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尚未校对
北而來南,燕自南而來北,各乘其陰氣之所宜也。「二 月而倉庚鳴。四月而螻蟈鳴」者,鳴以陽也。及五月一 陰始生,鵙一鳴而反舌,則無聲矣。「七月而寒蟬鳴」者, 鳴以陰也。及十一月一陽始生,鶡鴠能鳴而感陽,則 不鳴矣。「四月而蚯蚓出」者,陰之屈者,得陽而伸也。「十 一月而蚯蚓結」者,陽雖生矣,而陰尚屈也。「夏至得一 陰而鹿角」解者,鹿陽獸也。冬至得一陽而麋角解者, 麋陰獸也。草木正月而萌動者,陰陽氣交而為《泰》也。 九月而黃落者,陰長陽消而為《剝》也。桃桐華于春者, 應陽之盛也。黃菊華于秋者,應陰之盛也。四月而靡 草死者,陰不勝于陽也。十一月而荔挺出者,陽初復 于陰也。麥得陰之穉也,故金王而生,火王而死,而麥 秋在于四月也。禾得陽之穉也,故木王而生,金王而 熟,而禾登在于七月也。至于腐草之為螢,則植物之 變為動物,無情之變為有情,豈非陽明之極,而陰幽 之物亦隨之以化哉!大抵陰陽二氣,無形而默運于 內,風雨露雷、昆蟲草木,有形而改換于外。君子觸其 景而測其應,則可以寓對時育物之心,因其候而思 其義,則可以悟陰陽貞勝之理。由是而知一歲之間 七十二候即二十四氣也,二十四氣即一十二月也, 一十二月即四時也,四時即二氣也,二氣即一氣之 周流也,而乾坤無餘策,曆書無餘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