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0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七月十六日,福建觀察使殷儼進瑞粟十一莖,莖有 五六穗。

《唐書韋丹傳》:丹子宙為永州刺史。邑中少年常以七 月擊鼓,群入民家,號「行盜」,皆迎為辦具,謂之起盆。後 為解素,喧呼疻𩰚,宙至,一切禁之。 《懿宗本紀》:咸通四年七月辛卯朔,弛廉州珠池禁。 《洽聞記》:河州鳳林關有靈巖寺,每七月十二日,溪穴 流出聖柰,大如盞,以為常。

《南唐書》:李景達生於吳順義四年,是歲大旱,烈祖方 輔政,極於焦勞。七月既望,雩而得雨,景達以是日生, 烈祖喜,故小名「雨師。」

《宋史侯益傳》:「益晉初召為奉國都校,領光州防禦使。 范延光反大名,張從賓據河陽為聲援。晉祖召益謂 曰:『宗社危若綴旒,卿能為朕死耶』?益曰:『願假銳卒五 千人,破賊必矣』。以益為西面行營副都部署,率禁兵 數千人,次虎牢。從賓軍萬餘人,夾汜水而陣。益親鼓, 士乘之,大敗其眾,擊殺殆盡,汜水為之不流,從賓乘」 馬入水溺死。築京觀,刻石紀功,晉祖大喜,拜河陽三 城節度,充鄴都行營都虞候。會延光以城降,移鎮潞 州。天福四年,晉祖追念虎牢之功,遷武寧軍節度、同 平章事,遣中使謂益曰:「朕思卿,前年七月九日大立 戰功,故復以此月此日徙卿鎮彭門,領相印」,仍賜門 戟,改鄉里為將相鄉勳賢里。

《玉海》:周太祖七月二十八日誕,為「永壽節。」

《錄異記》:「壬子歲七月十三日,青城鬼城山因滯雨崖 崩,暴水大至,在丈人觀後,高百餘丈,殿當其下,將憂 摧壞,俄有墮石如岸,堰水向東,竟免漂陷。觀中常汲 溪水以供日食,甚以為勞。自得此暴水出處,常有流 泉直注廚內,其味甘香,冬夏不絕。」

《遼史太宗本紀》:「天顯五年秋七月戊子,薦時果於太 祖廟。」

《會同》四年秋七月己巳,有司奏「《神纛車》有蜂窠成蜜, 史占之吉。」

《樂志》:「七月十三日皇帝出行宮三十里卓帳。十四日 設宴,應從諸軍,隨各部落動樂。十五日中元大宴,用 漢樂。」

《景宗本紀》:保寧元年。有司請以帝生日七月六日為 天清節,從之。

《金史太祖本紀》:遼道宗時,有五色雲氣屢出東方,司 天孔致和曰:「其下當生異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 也。」咸雍四年戊申七月一日,太祖生。

《玉海》:「乾德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乙未,幸北郊觀稼。」 乾德二年七月,詔「吏部南曹以人才可副升擢者,送 中書門下引驗以聞。」上慮銓衡止憑資歷,英俊或沉 於下僚故也。四年七月癸酉,令吏部南曹引驗選人 可升擢者,具名聞奏對見。

乾德四年七月丁亥,詔「州縣復置俸戶。」

開寶六年七月己未,命參政盧多遜、知制誥扈蒙、張 澹參詳《長定循資格》,取悠久可用之文為《長定格》三 卷,總二百八十七事。書成上之,頒為永式。自是銓選 益有倫矣。

《宋史胡旦傳》:「旦上平燕議曰,歲之所臨,其地受福。今 年春末至來年,歲在宋分;今年初秋至六年,鎮在燕 分。」

《玉海》:「宋太宗七月七日誕,為乾明節。」

《宋史五行志》:「太平興國五年七月,蓬萊縣民王明田 穀隔隴合穗,相去一尺許。」

《玉海》:太平興國八年七月癸未,幸含芳園習射。 雍熙四年七月乙丑,御製《早秋》詩二首、《立秋日暮雨》 詩一首賜近臣。

至道三年七月四日,真宗語宰臣曰:「朕欲觀邊防郡 縣山川形勢,可擇使以往。」乃選左藏副使楊允恭、崇 儀副使竇神寶、閤門祗候李允則乘傳視山川形勢。 咸平三年七月,命宰臣錄內外庶官歷任功過,編冊 以進。其該恩復用者,別編以備觀覽。

《宋史禮志》:「咸平四年七月十一日,詔近臣寇準、馮拯 觀內苑穀,遂宴於玉宸殿。」

《玉海》:「咸平五年七月庚戌,幸三館祕閣,閱四庫書,賜 直官校理器幣。」

《宋史五行志》:「咸平六年七月,陟縣民連罕田隔四隴 同穎。」

《禮志》:「真宗景德六年七月二十九日,詔輔臣觀粟於 後苑,御山子,觀御製文閣御書及《嘉禾圖》賜飲。是日 皇子從游。」

《青箱雜記》:景德中,夏公初授館職,時方早秋,上多宴 後庭,酒酣,遽命中使詣公索新詞,公問上在甚處,中 使曰:「在拱宸殿按舞。」公即抒思,立進《喜遷鶯》詞曰:「霞 散綺,月沉鉤,簾捲未央樓。夜涼河漢截天流,宮闕鎖 新秋。瑤階金莖露,鳳髓香,和雲霧。三千珠翠擁宸遊, 水殿按梁州。」中使入奏,上大悅。

《宋史禮志》:真宗以七月一日聖祖降日為先天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