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0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五十六卷目錄

 季夏部雜錄

 季夏部外編

 伏日部彙考

  史記秦本紀 封禪書

  緗素雜記伏日考

  事物紀原三伏

  農政全書占候

  遵生八牋伏日事宜 伏日事忌

  直隸志書豐潤縣 平谷縣 永平府 肅寧縣 任丘縣 交河縣 晉州

  山東志書陽信縣 曹縣 朝城縣

  山西志書潞安府 潞城縣 臨縣

  江南志書長洲縣 松江府 黟縣 含山縣

  浙江志書杭州府 龍泉縣

  江西志書永豐縣

  湖廣志書通山縣 江陵縣

  廣東志書始興縣

 伏日部藝文一

  大暑賦          晉夏侯湛

  納涼賦          隋盧思道

  遊大字院記        宋歐陽修

 伏日部藝文二

  嘲熱客           晉程曉

  懷縣作            潘岳

  苦熱行          梁簡文帝

  夏夜獨坐          蕭子範

  和長孫祕監伏日苦熱    唐任希古

  東郊納涼憶左威衛李錄事收昆季太原崔參

  軍三首          樓穎

  同李吏部伏日口號呈元庶子路中丞

                 包佶

  夏日陪馮許二侍郎與嚴祕書遊昊天觀覽舊

  題寄同里楊華州中丞     武元衡

  何處堪避暑         白居易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

                劉言史

  夏日東齋           曹松

  同陸使君水堂納涼      釋皎然

  苦熱            宋韓琦

  初伏日招王幾道小飲     歐陽修

  中伏日妙覺寺避暑      梅堯臣

  甲辰初伏快雨涼風晝眠初覺庭前小欄花木

  各有意氣效柏梁體       蔡襄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園避暑值雨  文同

  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風作爽涼炎酷

  頓消老病欣然乃命酒成詩    張耒

  伏日四望亭分韻得月字    王十朋

  伏日           明文徵明

 伏日部選句

 伏日部紀事

 伏日部雜錄

歲功典第五十六卷

季夏部雜錄

《詩經小雅出車》章:「黍稷方華。」大全新安胡氏曰:王氏云: 「黍稷方華,季夏時也。」

《六月章》「六月棲棲,戎車既飭。」朱注六月,建未之月也。 維此六月,既成我服。朱注《服》,戎服也。

《尚書大傳》:「季夏可以大赦罪人。」

《詩含神霧》:「曹地處季夏之位,土地勁急。音中徵,其聲 清以急。」

《內經》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其應長夏。所謂長夏者, 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王,故云「長夏。」 火鬱之,發炎火行,大暑至,山澤燔燎,材木流津,廣廈 騰煙,土浮霜鹵,止水迺減,蔓草焦黃。

敦阜之紀,是為「廣化」,厚德清靜,順長以盈,至陰內實, 物化充成,煙埃朦鬱,見於厚土,其穀稷麻,其畜牛犬, 其果棗李,其色元蒼:其味甘鹹酸,其象長夏,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在天為濕,在地為土。 「六月四陽二陰合蒸,以生濕氣」,蒸腐萬物,成土也。「霧 露雲雨」,濕之用也。「安靜稼穡」,土之德也。

《素問·風論篇》以季夏戊己傷於風者,為脾風。

《四時刺逆從論》篇:「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 鄒子:「季夏取桑柘之火。」

《史記。武帝本紀》:「所謂寒門者,谷口也。」谷,中山之谷 口,漢時為縣,今呼為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故曰「寒門。」

《天官書》葉洽歲:「歲陰在未,星居申。以六月與觜觿參 晨出,曰長列。昭昭有光,利行兵。其失次,有應見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