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1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傾杯數十曲,壯士舉榻馬不動。樂工少年姿秀者十 數人,衣黃衫、文玉帶,立左右。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 下。其日,內閑廐使引戲馬,五坊使引象犀,入場拜舞。 宮人數百,衣錦繡衣,出帷中,擊雷鼓,奏小破陣樂,歲 以為常。」

《五行志》:「開元二十二年八月,榆關虸蚄蟲害稼,入平 州界,有群雀來食之,一日而盡。」

《唐會要》:開元二十四年,請兩京各改一殿,以「萬壽」為 名,千秋節會百僚於此殿。

天寶四載八月戊子,有斑鹿產白鹿,於苑中獻之。上 曰:「縞質霜毛,變林虞之獸族;殊姿馴性,實雲駕之龍 媒。」

《唐明皇實錄》:天寶七載,蕭照等請改「千秋節」為「天長 節」,從之。

《開元天寶遺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 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歎羡久之,帝指貴 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唐書禮樂志》:「上元元年,肅宗以歲旱罷中小祀。而文 宣之祭,至仲秋猶祀之於太學。」

《唐會要》:上元元年八月二十一日戊戌,敕「一品以下 文武,並帶手巾、算袋、刀子、磨石。」

《唐書禮樂志》:「永泰二年八月,修國學祠堂成,祭酒蕭 昕始奏釋奠,宰相元載、杜鴻漸、李抱玉及常參官、六 軍將軍就觀焉。」

《唐會要》:元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敕:鄉貢明經進士 見訖,就國子學官講論,質定疑義,仍令百僚觀禮。 《通鑑》太和七年,李德裕請依楊綰議,進士試論議,不 試詩賦。八月庚寅,停試詩賦。禮部奏:「先試帖經,略問 大義,次試議論一首,大義以通二通四為格。」明年後, 並依此例。

《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九年八月「丁丑,幸左軍龍首 殿,因幸梨園含光殿,大合樂。」

《通鑑》:「大中元年八月,上崇睦兄弟,作雍和殿於十六 宅,數臨幸,置酒作樂。」

《唐會要》:「宣宗大中三年八月己丑,既復河、湟,河、隴高 年千餘見闕下,天子為御延喜樓,賜冠帶。」

《酉陽雜俎》:「八月四日,勿市履屣。」

《傳載略》:武肅王天祐丙寅,思欲拓捍海塘。先是江心 有石,即秦望山腳,橫截波濤中出崔嵬然,商旅船到 此,輒為風濤所困而傾覆,遂呼此為「羅剎石。」我國八 月既望,必迎潮設祭,動樂鼓舞於上,尋命更呼「鎮江 石。」開平已來沙漲,遂作木闌圍頂,今祭江亭是也。 《楓窗小牘》:吳越忠懿王以天成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四鼓生。

《玉海》:「周恭帝八月四日誕,為天壽節。」

《遼史太宗本紀》:天顯五年「秋八月丁酉,以大聖皇帝、 皇后宴寢之所,號日月宮,因建日月碑。」

《玉海》:建隆元年八月十九日丙戌,有司請造新量衡, 以攽天下。詔精考古制,按前代舊式作之,禁私造者。 乾德四年八月九日辛丑,召宰臣宴紫雲樓下,論及 民間事,謂趙普等曰:「下愚之民,不分菽麥,如藩侯不 為撫養,務行苛虐,朕斷不容之。」普等曰:「陛下愛民如 此,堯舜之用心也。」

乾德五年八月,有象自嶺南來,至都城外獲之。其後 吳越、廣南、交州繼獻象四十五頭,於南薰門外玉津 園東北置養象所,作「馴象旗。」

《宋史五行志》:「端拱元年八月,廣州鳳集合歡樹下,得 芝三本。」

《宣和書譜》:秦忠懿王錢俶,藝祖應運,率先臣服。太宗 即位之明年,盡籍其府庫地圖以獻。端拱元年八月 二十四日,太宗以其誕日,遣使賜器幣,且示寵焉。 《宋會要》:「淳化元年八月一日,祕書監李至請李昉、宋 琪、徐鉉及學士、侍郎、給諫、舍人等詣閣觀御書圖籍。 帝知之,詔賜御筵,出書籍,令縱觀。」

《玉海》:「淳化二年八月己卯,詔置審刑院於禁中,以樞 密直學士李昌齡知院事。凡具獄案牘,先經大理斷 讞,既定,關報審刑。知院定成文章,奏訖,然後下丞相 府。丞相又以聞,始命論決。蓋重謹之至也。」

淳化四年八月丙辰朔,上草書宋玉《大言賦》賜翰林 承旨蘇易簡,因擬宋玉作《大言賦》以獻,其詞曰:「聖人 興兮告成功,登崑崙兮展升中。」上覽賦嘉賞,詔褒之。 《宋史禮志》:真宗咸平元年二月,宴群臣於崇德殿。二 年八月七日再宴,用樂。

《實錄》:「咸平二年八月丙寅,十六日,大閱諸軍,命殿前 都指揮王超為左右廂教陣都總管。是日,軍儀整肅, 天氣爽霽,有司奏成列。上升臺東向御戎幄,召從臣 坐而觀之。王超執五方旗以進退,又以行列遐遠,號 令所不能及,遂於兩陣中起候臺相望,使人執旗,如 臺上招之。初舉黃旗則諸軍旅拜,舉赤旗則騎進,舉」 青旗則步進。每旗動則鼓作,而士譟之聲振于百里, 皆三挑而後退。次舉白旗,則諸軍復拜呼萬歲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