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3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夏則日隨斗而北,冬則日隨斗而南,故天地交而寒 暑和,寒暑和而萬物乃生也。

張氏《衍義》曰:天之陽在南,陰在北,地之陽在北,陰在南,天之南,陽在上,故極南大暑,見乎地者融而為水,地雖有陰,乃能伏陽故也。天之北,陰在上,故極北大寒,見乎地者結而為山,地雖有陽,為陰所伏故也,蓋陽性熙,其極則融,陰性凝,其極則結也。鮑氏《發微》曰:「地之北宜寒而下者氣熱,南宜熱而高者氣寒」,從天也。水,柔也,屬陰,以陰不勝陽,故為陽用。山,剛也,屬陽,以陽不勝陰,故為陰用。是以形則從乎地之柔剛,氣則從乎天之寒暑。極陽極陰,氣非中和萬物不生,故為死地。惟天地交,寒暑利,則萬物生。

寒暑部總論

《五經通義》。

論寒暑

冬至陽動於下,推陰而上之,故大寒於上。夏至陰動 於下,推陽而上之,故大熱於上。故《易》云:「日月運行,一 寒一暑。」日在牽牛則寒,在東井則暑。牽牛外宿,遠人, 故寒;東井內宿,近人,故溫也。

漁樵問答

論寒暑

漁者謂樵者曰:「春為陽始,夏為陽極,秋為陰始,冬為 陰極。陽始則溫,陽極則熱,陰始則涼,陰極則寒;溫則 生物,熱則長物,涼則收物,寒則殺物,皆一氣,其別而 為四焉,其生萬物也亦然。」

寒暑部藝文一

《大暑賦        》魏陳思王植

「炎帝掌節,祝融司方,羲和按轡,南雀舞衡,蛇折鱗於 靈窟,龍解角於皓蒼。遂乃溫風赫戲,草木垂幹,山折 海沸,沙融礫爛,飛魚躍渚,潛黿浮岸,鳥張翼而近栖, 獸交遊而雲散。」於時黎庶徙倚,棋布葉分,機女絕綜, 農夫釋耘,背暑者不群而齊跡,向陰者不會而成群。 於是大人遷居,宅幽,綏神育靈,雲屋重構,閒房肅清, 寒泉涌流,元木奮榮。積素冰於幽館,氣飛結而為霜。 奏《白雪》於琴瑟,《朔風》感而增涼。

大暑賦           劉楨

其為暑也,羲和總駕,發扶木,「太陽為輿,達炎燭靈威 參垂,步朱轂。赫赫炎炎,烈烈暉暉,若熾燎之附體,又 溫泉而沈肌。獸喘氣於元景,鳥戢翼於高危。農畯捉 鎛而去疇,織女釋杼而下機。溫風至而增熱,歊悒慴 而無依,披襟領而長嘯,冀微風之來思。」

大暑賦           王粲

「惟林鍾之季月,重陽積而上昇。喜潤土之溽暑,扇溫 風而至興。或赫熾以瘴炎,或鬱律而燠蒸。獸狼望以 倚喘,鳥垂翼而弗翔。根生苑而焦炙,豈含雪而能當。 遠昆吾之出景,天地翕其同光。征夫悴於原野,處者 困於門堂。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起屏營而 東西,欲避之而無方。仰庭槐而嘯風,風既至而如湯。」 氣呼吸以怯短,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猶淟 涊而不涼,體煩如以於悒,心情悶而窘惶。於是帝后 順時,幸九崚之陰岡,託甘泉之清野,御華殿於林光, 潛廣室之邃宇,激寒流於下堂,重屋百層,垂陰千廡, 九闥洞開,周帷高舉,堅冰常奠,寒饌代敘。

暑賦            繁欽

暑景方徂,時維六月。天火飄光,炎氣酷烈。翕翕盛熱, 蒸我層軒。陰風淟涊,動靜增煩。雖託陰宮,罔所避旃。 粉扇靡效,宴戲尟歡。庶望秋節,慰我愁歎。

大寒賦          晉傅元

「五行倏而竟騖兮,四節紛而電逝;暑往寒來,十二月 而成歲。」日月會於析木兮,重陰凄而轉肅。彩虹藏於 虛廓兮,鱗介潛而長伏。若乃天地凜冽,數極氣否,嚴 霜夜結,悲風晝起,飛雪山積,蕭條萬里。百川咽而不 流兮,冰凍合於四海。扶木憔悴於暘谷,若華零落於 濛汜。

感涼賦有序       傅咸

盛夏困於炎熱,熱甚不過旬日而復自涼。以時之涼,命親友曲會,作《賦》云爾。

踐朱明之中月,暑鬱隆以肇興。赫融融以彌熾,乃沸 海而焦陵。獸竄伏於幽林兮,鳥垂翼而弗升。汗珠隕 於玉體兮,粉附身而沾凝。於是景雲晨敷,曜靈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