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0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當之黃道經度,以兩距時之經度差,得中積之本行, 假如地末恰在其前。四百三十二年所測角宿大星, 距赤道北一度二十四分,距黃道南二度,正此時之 兩道相距,為二十三度五十一分。因推其黃道經度, 在鶉尾宮二十二度二十○分後,自測其黃道距度, 已過赤道而南三十○分。其黃道距度及兩道相距 如前,因得本星黃道經度,在鶉尾宮二十六度三十 八分。以較地末恰所測,差四度一十八分。以四百三 十二年分之,約得一百餘年而行一度。此《多祿》某所 定為恆星本行也。

泥谷老後多祿某一千三百八十六年。又以《時史》所 記恆星距赤道度及所自測,以推其本行漸次成速。 蓋從多祿某至巴德倪七百四十一年,共得本行一 十一度二十六分,為六十五年而一度。又六百四十 五年至見測時行九度一十一分,是為六十一年而 一度。以是論恆星之本行有遲速,初無恆度可為常 定不易之法也。因立為遲疾加減法。今略解之云:凡 恆星去離四節有兩說。或云恆星離四節,二分二至而右。

圖

行每六七十年進一度或四節離恆星而左行每六七十年退一度其理則同此所用者左行而退度也如圖甲戊子大圓為黃道甲為天元春分古時合於婁宿南星後來春分去離天元甲而積漸西移以至於戊乃其行遲疾不一故

推步之法,以從甲至戊之本行為春分去天元之平 行,以戊為心,作午子、己小平面圈,貼合於圓球面上, 以子未全徑指量平行與視行。視行即實行也之差度。其癸 己辛邊上,為自行度,立加減法。若在己未午半圈,則 減於甲戊之平行,以得其實行;若在午子己半圈,即 加於甲戊之平行,以得實行也。依此,所求有三:一求 春分節,戊隨時去離天元甲若干為平行;二求小圈 之最遠,己隨時向辛未行若干為自行;三求子未小 圈半徑內加減度所當小圈邊之自行度,即顯恆星 實本行之度也。

恆星本行今測

從古曆家既知恆星自有本行,後相去二千餘年,其 所行度尚未及周天十二分之一。三十○度「其遲如此,乃 欲藉此推測全周,欲定其運行體勢,歷歲多寡,譬如 隙中窺豹,所見一班,而遽欲概其全體,何從取證乎? 故古來諸家所定,或六十年,或七八十年,或百年,而 行一度,各不相合。若於諸家所定長短不齊之中立 為別法,又甚繁而未必是也。」苐谷精思累年,用前賢 之成法,展轉參訂,始信恆星運動常是「平行。雖從前 諸測,不無差殊,究所從來,各有因起,窮極理勢,終歸 一致。」其說:先以泥谷老所測角宿距星試之,於正德 九年甲戌,測得赤道南距八度三十六分。《苐谷》疑前 測地面,其北極出地高度尚非真率,使人用大器密 測,實得彼所用高度,尚差二分四十五秒。因辨角距 星距度中宜減二分四「十五秒,為北極不及之度。」又 以所自測本星之黃道南距一度五十九分及此時 之兩道相距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依前卷 三《角形法》,改泥谷老時所測黃道經應,得過秋分一 十七度○三分三十○秒。又自於萬曆甲申年測算, 得十八度○三分。兩測時相距七十年,而角南星行 五十九分三十○秒,即一年得五十一秒,為恆星本 行之恆數也。

又疑「七十年時日太少,不足以推驗《全周》。」再引係巴 科於漢武帝元朔六年戊午所測軒轅大星,在鶉首 宮二十九度五十○分,至自測時逾一千七百一十 三年,乃在鶉火宮二十四度○五分,即所行二十四 度一十五分。以距年而一,亦得五十一秒,為一年之 本行。凡七十年,又七閱月而行一度,可為定率矣。 又因此距太遠,復引巴德倪在係巴科後一千○六 年,為唐僖宗中和四年甲辰所測軒轅大星,得其黃 道經度,在鶉火宮一十四度○五分,比元朔戊午贏 一十四度一十五分,迄苐谷時,越七百○五年而差 一十度。正究其比例,又得五十一秒,為一年之本行。 且無遲速。若茲參伍,知千年數百年,此率猶當未變 也。

或問「前言古名曆若地末,恰若多祿,某各有測驗,苐 谷時曷不用此二家之說,並加參伍乎?」曰:「依地末恰 多」、祿某測法,即二家所得本行先自不合,用之參伍, 將何從而可乎?試簡彼兩測角距星,地末恰測在鶉 尾宮二十二度二十○分,越一千八百七十九年而 苐谷測得經度東行二十五度四十三分,即一年平 行僅得四十九秒一十五微。多祿某測在鶉尾宮二 十六度四十○分,越一千四百四十六年而《苐谷》測 得東行二十一度二十三分,即一年平行五十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