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0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合圖說

實線為前論歌「白泥法」 ,半虛線為《苐谷》新法。

不論次輪,前法次輪在上,新法次輪在下,其理不二 故也。五緯曆中見其論

前法丁地心亦為戊寅、庚卯圈心,戊丁其半徑戊本 輪心,以平行右旋,歷丑寅、庚卯等點,月從丙自行左 旋向乙。設戊平行三十度,至丑月左旋從丙至乙,自 行二十九度一十三分。

每平行一度,自行五十九分四十六秒故。

月行二法合圖

月行二法合圖

平行六十度至寅,即自行五十八度二十六分,亦從 丙至乙。丙乙恆為自行弧又至庚至卯等,皆同此推。若依丁 戊線,從丁向戊,取丁申線,與戊丙等,申為心,丙為界, 作圈必遇各乙點,是名「過乙圈」,亦為高庳圈。不同心圈 新法:丁戊半徑戊寅、庚卯圈同前。別取戊午線為戊 丙三分之二,戊為心,午為界,作本輪。

較舊本輪之徑,減三分之一。

次平分,戊午於己,午為心,己為界,作均輪。得舊本輪徑三分之 一月體在己,設戊心平行至丑,即戊乙戊丙兩線開 展。

午心循子午本輪左旋,為各子午弧。

如張《箑》之勢。

丁戊丙直線,戊午乙過兩小輪心線,若自行初宮初度,即兩線合為一線,後漸展開至三宮九十度成直角,至六宮復合為一。

己月從,最近酉。最近本輪心也右旋。順經度行至己為自行之倍 數。如戊行至丑兩心線為丑酉午乙月在己,則酉己 弧倍於丙乙弧或午子弧。

丙乙午子與戊丑等,而乙丑乙寅等線恆與戊丁平行。

餘悉同此。酉己弧行倍於丙乙次依丁戊線,從丁,取十萬分之 二千九百為未,未為心,己為界,作圈,過各己點,是為 均行之圈。兩法至庚點,即相近。

依前法推加減表,則用丁丑乙一三角形求丁角。新 法用午己丑及丑己丁兩形求丑丁己角兩得數之 差,自行十五度為四分三十三秒,自行三十度為八 分○九秒,自行四十五度為九分五十六秒,自行六 十度為九分三十二秒,自行七十五度為七分○三 秒,自行九十度為三分○六秒。前法以自行九十五 度為大差之限,則四度五十六分一十九秒。新法以 自行九十一度為大差之限,則四度五十八分二十 七秒。兩得數之差隨在,皆成乙丁己角。而最高左右 均數,新法比前法為大。最高衝左右新法比舊法為 小。

「凡月離諸表,今皆依新法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