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1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為重,章歲為重。蓋曆數起於冬至,卦氣起於中孚,而 十九年謂之一章,一章必置七閏,必第七閏,在冬至 之前必章歲,至朔同日,此其綱領也。前漢《律曆志》云: 『朔旦冬至,是謂章月』。」《後漢志》云:「至朔同日,謂之章月。 積分成閏,閏七而盡,其歲十九,名之曰章。」《唐志》云:「天 數終於九,地數終於十,合二終以紀閏餘。」此章法之 不可廢也如此。今頒降《庚午歲曆》,乃以前十一月三 十日為冬至,又以冬至後為閏十一月,殊所未曉。竊 謂庚午之閏與每歲閏月不同,庚午之冬至與每歲 之冬至又不同。蓋自淳祐壬子數至咸淳庚午,凡十 九年,自為章歲,其十一月是為章月。以十九年七閏 推之,則閏月當在冬至之前,不當在冬至之後。以至 朔同日論之,則冬至當在十一月初一日,不當在三 十日。今若以冬至在前十一月三十日,則是章歲、至 朔不同日矣。若以閏月在冬至後,則是十九年之內 止有六閏,又欠一閏矣。且尋常一章共計六千八百 四十日,於內加七閏月除小盡積日六千九百四十 日,或六千九百三十九日,止有一日來去。今自淳祐 十一年辛亥《章歲》十一月初一日章月冬至後起算 十九年至咸淳六年庚午《章歲》十一月初一日合是 冬至,方管六千八百四十日。今算造官以閏月在十 一月三十日冬至之後,則此一章止有六閏。更加六 閏,除小盡外,實積止有六千九百十二日,比之前後 章數歲之數,實欠二十八日。曆法之差,莫甚於此。況 天正冬至,乃曆之始,必自冬至後積三年餘分,而後 可以置第一閏。今庚午年章歲,丙寅日申初三刻冬 至,去第二日丁卯僅有四箇時辰,且未有正日,安得 便有餘分?且未有餘分,安得便有閏月?則是後一章 發頭處便算不行,其繆可知也。今欲改《正庚午曆》,卻 有一說,簡而易行。蓋曆法有平朔,有經朔、有定朔。一 大一小,此平朔也;兩大兩小,此經朔也;三大三小,此 定朔也。此古人常行之法。今若能行定朔之說而改 正之,則當以前十一月大為閏十月小,以閏十一月 小為十一月大,則丙寅日冬至即可為十一月初一, 卻以閏十一月初一之丁卯為十一月初二日,庶幾 遞趲下一日,直至閏十一月二十九日丁未,卻為大 盡。如此,則冬至既在十一月初一,則至朔同日矣。閏 月既在至節前,則十九年七閏矣。此昔人所謂「晦節 無定,由時消息,上合履端之始,不得歸餘於終,正」此 謂也。蓋自古之曆,行之既久,未有不差,既差,未有不 改者。漢曆五變,而《太初曆》最密,《元和曆》最差;唐曆九 變,而《大衍曆》最密,《觀象曆》最繆。本朝開基以後,曆凡 九改,而莫不善於《紀元曆》。中興以後,曆凡七改,「而莫 善於《統元曆》。且後漢元和初曆差,亦是十九年,不得 七閏,雖曆已頒,亦改正之,今何惜於改正哉!」於是朝 廷下之有司,差官偕元震至蓬省與太史局官辨正, 而太史之辭窮。朝廷從其說而改正之,因更《會天曆》 為《承天曆》。元震轉一官判太史局,鄧宗文、譚玉等已 下,各降官有差焉。余雖不善章蔀《元紀》之術,然以杜 征南《長曆》以攷春秋之月日,雖甚精密,而其置閏之 法則異乎此,竊有疑焉。謂如隱公二年閏十二月,五 年、七年亦皆閏十二月,然猶是三歲一閏,五歲再閏。 如莊公二十年置閏,其後則二十四年以至二十八 年皆以四歲一閏,無乃失之疏乎?僖公十二年閏至 十七年方閏,二十五年閏至三十年方閏,率以五歲 一閏,何其愈疏乎?如定公八年置閏,其後則十年以 至十二年、十四年,皆以二歲一閏,無乃失之數乎?閔 之二年辛酉既閏矣,僖之元年壬戌又閏,僖之七年、 八年,哀之十四年、十五年,皆以連歲置閏,何其愈數 乎?至於襄之二十七年,一歲之間頓置兩閏。蓋曰「十 一月辰在申,司曆過也。」於是既覺其繆,故前閏建酉, 後閏建戌,以應天正。然前乎此者,二十一年既有閏, 二十四年,二十六年又有閏,歷年凡六,置閏者三,何 緣至此失閏已再,而頓置兩閏乎?近則十餘月,遠或 二十餘年,其疏數殆不可曉,豈別有其術乎?抑不明 置閏之法以致此乎?并著於此,以扣識者。

宋敏求春明退朝錄

歷代曆法因革

上古以來,逐朝曆名。黃帝起元用辛卯曆,高陽氏用 乙卯曆,有虞氏用《戊午曆》,夏用《丙寅曆》,成湯用《甲寅 曆》,周用《丁巳曆》,魯用《庚子曆》,秦用乙卯曆,漢用《太初 曆》《四分曆》《三統曆》,魏用《黃初曆》《景初曆》,晉用《泰始曆》 《合元萬分曆》,宋用《大明曆》《元嘉曆》,齊用《天保曆》《同章 曆》《正象曆》,後魏用《興和曆》《正元曆》《正象曆》,梁用《大同 曆》、乾象曆、《永昌曆》。後周用《天和曆》、丙寅曆、《明元曆》,隋 用《甲子曆》、開皇曆、皇極曆、《大業曆》,唐用戊寅曆、麟德 曆、神龍曆、大衍曆、元和觀象曆、長慶宣明曆、寶應曆、 正元曆、《景福崇元曆》。晉天福用《調元曆》,周顯德用《欽 天曆》云。本朝太祖用《應天曆》,太宗用《乾元曆》,真宗用 《儀天曆》,仁宗用崇天曆,英宗用《明天曆》,已而復用《崇 天曆